传统的探案片,贯穿前后的是隐藏、逻辑和反转,这一点你们都懂,所以我就不展开讲了。
我们的唐人街系列,追求的则是阴谋论。
简而言之,这个系列的故事,走的都是以小见大的路子。从日常小纠纷着手,层层剥茧逐渐暴露出一个大阴谋,最终揭示出唐人街庞大里世界的某个片段。”
李准眼前一亮,脱口而出道,“比如中华料理里的厨子,是金盆洗手的洪门双花红棍这种?”
陈一鸣呵呵一笑,“可以可以,有点味儿了。”
王威也跟着补充,“巫蛊和降头是不是也可以拉进来,这不比催眠术和多重人格接地气么?”
田黎同样不甘落后,“东南亚的话,犯罪组织也可以有很多新花样,嘎腰子、电信诈骗、假钞集团,哪个都比贩毒时髦。”
陈一鸣道,“你们可以放开来想象,只要阴谋足够新奇有趣,能够吸引观众就行。
我们不搞过于复杂的故事主线,这个系列就是单纯的爆米花商业电影,不是本格派推理片。
然后是拓展性,我们的原则是背景承接而非人物承接,也就是说不依赖主演。”
陈一鸣的这种思路,源于前世耳闻目睹的诸多经验教训。
不管是好莱坞还是华国,电影IP化之路,都面临一个换主演观众就不买账的现象。
然而不换主演,片酬只升不降大幅拉高成本,同样是个无法摆脱的痼疾。
这也是陈一鸣极力避免走喜剧路线的原因,喜剧跟演员的绑定太过牢固,而且传染性极强,很容易固化整个系列的风格。
就2012年来说,陈一鸣的做法全无先例可循,而且还很反常规。
要知道这时候的电影续集,都讲究一个原班人马,换演员简直就是自毁长城的举动。
三个副导笔走龙蛇,不管能不能理解先记下来再说。
他们也确实一脑门问号,因为陈一鸣的话非常跳跃。
“虽然取景在唐人街,但是我们电影里的唐人街,是基于华国历史虚构的唐人街,而不是现实的唐人街。
你们应该都知道共济会,号称西方千年历史的第一幕后黑手。
我们的唐人街,就要往这个路子上走,全世界的唐人街纵横勾连,里面充斥着宋末以来600年的遗老遗少和徒子徒孙。
各种组织比如李准刚才说的洪门,都要煞有介事跟真的一样。
在此基础上,才是形形色色跟华国元素沾边的人物角色。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背负传承。
比如典当掌柜,千门传人,中药医师,销赃商人。
故事以其中之一为主角,在揭开阴谋的过程中,引入并关联更多配角。”
王威反应很快地叫道,“续集的主角,就是前作的配角!妙啊,这个点子太棒了!”
陈一鸣微笑点头,同时也没忘记提醒。
“关键是伱的前作要拍好,不能让田黎和李准的续集胎死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