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鸣拎过一张椅子坐下,双手在脑后抱头往椅背上一靠,很随意地说道,“郁老师,是不是挺舍不得杀青的?”
停留在自己世界里的郁南,猛然意识到周边环境的变化,萌萌地抬头环顾四周之后,瞥了陈一鸣一眼,又垂下头去低声回答。
“陈导对不起,这两天我的状态不太好,给剧组添麻烦了。”
陈一鸣呵地轻笑一声,不在意地说道,“没必要跟我说对不起,你之前的表现远远超出我的预期,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挥霍。”
郁南沉默片刻后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也双手抱头靠在椅背上,整个人像是一下子放松下来,多少恢复了一点惯常的潇洒与从容。
“我会一直记得《木兰》这一年的,真好啊。”
陈一鸣岔开话题继续逗她,“看来你是个劳碌命啊,打戏和马戏几乎不犯错,如今演个旁观的气氛组反倒状况不断,早知道我就应该改改剧本,让你跟狄丽扎一起跳舞去。”
郁南没有理会陈一鸣的“戏弄”,突然拧过头看着陈一鸣,诚恳地说,“陈导,我一直没有跟伱说一声谢谢,与其杀青之后再说,我更愿意说在戏拍完之前。”
陈一鸣笑道,“干嘛这么严肃,我也该谢谢你,我就喜欢像你这样的演员,完全不用我操心,省了我多少事啊。”
郁南摇了摇头垂下眼帘,“陈导的大制作,没有哪个演员会三心二意的。
真不想杀青啊,就这样心无旁骛地一直演下去。”
陈一鸣大呼了一口气,没有接话。
片刻之后郁南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道,“宋老师进组之后跟我说,很可惜木兰的试镜你没有找她,离组之前她又跟我说,很幸运能来演上一场武则天,过瘾极了。”
<div class="contentadv"> 陈一鸣更不知道如何回应了,因为他能理解郁南和宋嘉的感慨。
一个演员,可能终其一生都难以遇到一个心仪的角色,只有进了圈子才能明白,太多令人无可奈何的因素,排在演技的前面。
郁南和宋嘉都是奔四的“老青衣”,戏路跟当下流行的题材背道而驰,面对的是越来越狭窄的就业范围。
再是戏疯子又如何?业务能力再强又怎么样?圈子里根本没有空间给她们这类演员施展。
这两年再接不到主流的女主剧本,她俩将不得不去演妈妈类的角色,给小花和鲜肉们做配。
亦或是一头扎进文艺片的大坑里,在非主流的疯批戏路上一去不回头。
纵观几个圈子的商业化导演,陈一鸣绝对算是其中的异类。
老资格的四大导演,孙旺泉、王小刚、陈怀开、江汇文,都不是二三线演技派的伯乐。
孙和王更青睐新人,不然也不会有孙女郎和王女郎的说法了。
江只拍大男主戏,或者说只拍自己是男主的戏,他的电影他本人才是绝对主角,其他人都是配角。
文艺范儿的陈怀开功成名就之后,喜欢用全明星阵容,当然他也有组局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