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剧组这可能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排练加拍摄花上个十天半月一点儿也不稀奇。
不过在陈一鸣这里只能算是“略有难度”,毕竟有前作《1951》的底子在。
想当初七八分钟的长镜头都啃下来了,那还是连打带跑的战争戏,现在这段两分钟的戏份只是日常走路,真心算不上有多难。
王威带领群演进行了半周的排练,随后上午试拍,下午实拍,当天4点不到,陈一鸣就宣布搞定收工。
隔天,木兰家的内景戏也顺利完成。
坞堡的戏份,给唐城外景地的拍摄开了一个好头。
长安城门的入城戏,大明宫前广场的觐见戏,都是好几百号群演出镜的大群戏,小有状况但都在预料之内,有惊无险顺畅通过。
大明宫内景,受邀客串出演成年武则天的宋嘉终于有了飙戏的机会。
之前的觐见场景,盛装出场的她全程站在丈夫高宗身边充当背景板,美则美矣,表演的余地却不大。
当然了,客串唐高宗李治的邓朝同样没什么发挥空间,他的台词只有两句四个字。
一句“平身”,一句“宣旨”。
这场戏里台词最多的反倒是客串宣旨太监的李建一李老师,还是后期配音的。
不过到了晚上,戏疯子宋嘉就有用武之地了。
这场戏里,武则天身穿男装头戴幞头,姜璐霞武将装扮侍立于侧,在大明宫内殿与木兰会面。
剧情推进至此,木兰刚刚在长安坊市反杀了王文度叔侄,本以为要以命相抵的时候,却被带到了武皇后身前。
大武后偿还了小木兰的救命之恩,却并非不求回报。
高宗、武后二圣临朝只是阶段性胜利,武则天依旧面临着老牌门阀的激烈反弹,地位并不稳固。
武后拿下了门阀在西军中的代表王文度,也就意味着背上了再战必胜的正治包袱。
让木兰“戴罪立功”,也是为了给西征阿史那贺鲁多添几分胜算。
宋嘉需要顶着一套男装演出一代女皇的恢弘气势,举手投足之间,有重逢故旧共忆童真的喜悦,有上位者恩威并施的气度,有暗示木兰监视苏定方的苟且。
总之,短短一场戏,宋嘉的气质多次转换,有着充裕的诠释空间。
郁南的表演难度同样不低,除了要拽住宋嘉的放飞,她的表演还要衔接上之前在长安坊市闹中取静的戏份。
这场戏是木兰成长线的重要转折,片尾木兰戍守西疆拒绝入局政斗的伏笔,正是在这一刻埋下。
宋嘉和郁南是华国大青衣中的佼佼者,飙起戏来完全不需要陈一鸣的“指点”。
于是陈一鸣再度祭出“旁观”模式,把喊过的权利完全授予两个女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