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万事不操心

路平与当地管理部门对接之后,陈一鸣果断改弦更张,把戈壁决战的外景改回敦煌。

既然《木兰》不是一镜到底的《1951》,他也就不纠结战场的极度还原了,不同的戏份选择不同的外景,只是转场麻烦一点,但是实际效果并不会有太大差别。

敦煌附近就有敦煌世界地质公园,内里同样有雅丹地貌,不动土的话拍摄行军镜头并不逊色于魔鬼城。

不说别的,有个西北最大的影视城在那里,找群演就一等一的方便。

陈一鸣所需要的峡谷、丘陵、荒漠、秃山、大河,敦煌周边都能找到,他也就不纠结了。

第二天上午,皇城镇的剧组车队还在路上,陈一鸣在路平的陪同下,开始逐一查看《木兰》在这边的外景地。

《木兰》的结尾部分取景都在这里,重要的外景主要有七处,其中戈壁决战的外景占了五处。

第一处是附近党河的一个大拐弯处,距离敦煌市区二十几公里,用来拍摄阿史那贺鲁仓皇逃窜、木兰追亡逐北的戏份。

这一处外景不涉及多少搭建,路平只是选定了几处安置设备的位置,同时勘测标定了几个可能的机位。

陈一鸣看过之后觉得大差不差,到时候叫上林萧和两位摄影指导,实地排练过后再考虑后续不迟。

第二处外景是一处峡谷,是西突厥部队行军,以及两军斥候交战前戏的外景地。

<div class="contentadv"> 峡谷位于敦煌地质公园内,整体呈现为半弧形,一边高,一边低。

谷地中央,有两座高约10米、长约20米的墙状雅丹体拔地而起,夹着一条宽仅两米的小道,如同两只雄狮矗立,守护着大门。

大门后面,还有若干高度在几米不等的小雅丹体散布在谷地里,构成一片地形复杂的战场。

不管是大队行军,还是小规模骑兵追逐战,这片战场都能提供浓厚的肃杀氛围。

第三处外景位于敦煌影视城外围,是一座五六米高、长宽四五十米的方型台状山头儿。

这里被确定用于拍摄萧嗣业坐镇的唐军步营阵地,西突厥军队四面攻山,几千唐军步卒筑垒坚守。

其实这个山地并不符合决战的实景,因为就是一个孤零零的山头,并不属于峡谷的一部分,山头对面也不存在可以驻扎骑兵的丘陵。

优点则在于这里不属于任何自然保护区,只要跟当地管理者打过招呼,随便剧组怎么乱挖乱建,百无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