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均笑呵呵地回道,“要打就一步到位,力道不够反复NG才是真对不起我。”
所谓真实的反应,就是真打呗。
除了少数几次武行走得不整齐导致废片之外,陈一鸣主要考虑的是运镜层次的变化。
来来回回拍了一个多小时,陈一鸣估摸着可剪辑素材够数了,王威喊过。
再就是武元荣的想法,前半段跟崔放一样,最后收尾甩回中景之后,再接一个拉镜变为高机位的大全景,然后三百六十度旋转,把逼格拉上去。
武老爷子有些为难,如果是他的剧组,二话不说就改成中景然后武行替身顶上。
所有演员就位之后,首先从大中景开始,林庚用刀柄“怼开”王川均,落在老兵眼里无异于极为严重的挑衅。
下午首先开拍的,就是5对6的群战戏。
武元荣一口答应,武行的本职工作其实就是挨打,怎么打既能出效果又不会受大伤,资深的武行全都门儿清。
戏里无大小,戏外立规矩,林庚“以下犯上”,于情于理都得跟学长打个招呼。
最常规的方式,自然是林王对峙的中景起手,一镜切给聂元一方的武行,一镜切给林枫领着的武行,最后切回到中景两伙人对峙结束。
镜头内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贴脸运气的林庚与王川均身边,各自“长”出一排太阳花,两个人对峙瞬间转化为两伙人对峙。
陈一鸣走向武元荣,“武老师,接下来还得麻烦伱出手指点一下两个演员。”
在此基础上,运镜和剪辑完全可以多做一些尝试,这也是他极力邀请武元荣在武指之外多接一份动导职务的原因。
陈一鸣把《木兰》定义为一部剧情向的商业片,文戏叙事清晰,武戏大开大阖,这是整部电影的基调。
随后他上前半步,侧过脸靠近林庚的耳朵,摆出说悄悄话的模样,音量却是所有人都可以听到的程度。
当然,对阵双方是实质上的友军,不能上来就开打,总要提前走个流程叫个板,效果上类似于“你瞅啥”、“瞅你咋地”。
陈一鸣从善如流,三种拍法全都拍了几遍。
这就是所谓的“凌厉”运镜,其实就是通过甩镜强化定格,通过特写弥补动感。
“上官”两个字,带着刻意的停顿,流露出不怀好意的讥笑和讽刺。
林庚一直是抿着嘴绷着脸的状态,王川均一靠上来,他一脸不适地头往后仰,拉开与王川均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