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插科打诨 副导人选

想想也难怪,愿意弯下腰来听陈一鸣这个小年轻吩咐的,肯定是刚出道的年轻导演。

他们能拿出来的作品,微电影都算是高大上了,短剧、短视频、广告甚至婚庆录像才是主力。魔影厂的退休导演们都是老派人物,看这些东西肯定觉得辣眼睛。

陈一鸣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不看简历先看了一遍作品。

花里胡哨云山雾罩的那些,他一概排除在外,这种文艺青年他自忖把握不住,相看两厌还不如两不相见。

剩下的7个作品,他叫来大壮,让他即刻打电话,找内行人做了一圈背调。

这一轮又去掉4个,基本上都多少沾点名实不符的替身行为。

筛到只剩3个,陈一鸣这才拿过简历,做最后一轮排除法。

第一个叫王威,88年出生才23岁,在黑省冰城做婚庆策划,同时兼着给婚礼新人拍一拍小短剧,编剧、导演、摄像、剪辑都是他一个人挑大梁。

王威提供的作品就是婚庆录像,老导演们的评价是非科班野路子,但是有自己的想法和审美,运镜、构图和叙事并不低级。

陈一鸣当即就给留下了,他现在正缺这种多面手,就算执导铂爵的探案长片还嫌太早,也可以给他当副导演,或是作为制片人培养。

第二个叫田黎,86年出生25岁,帝都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在读,提交的作品主要是各种广告。

对于这些功能性“产品”,老导演们的评价是中规中矩,之所以把他列入备选,主要源自田黎的本科毕业短片和毕业论文。

这是一个风格与理念都很极端的导演,认为类型片就要极致类型化,这一点也体现在他的毕业短片中,倒是知行合一。

陈一鸣觉得田黎可以联系一下看看,只是在读硕士不一定愿意跟组当副导。

第三个叫李准,今年24岁,传媒大学毕业,目前在横城流窜于各个剧组当副导演,提交的作品是自己的毕业短片。

老导演们的评价是在情感表述方面有独到之处,陈一鸣自己看下来也有类似感觉,要知道,不炫技地带人动情本就是一件相当高级的技巧,某种意义上很吃天赋。

虽然在简历里没写,不过大壮的背调做得很全面,早就打听出来李准是内地前辈演员李健的儿子。

李健的大名在圈内可谓如雷贯耳,是华国为数不多可以称得上表演艺术家的人物,想不到这位大佬还挺低调,真就把儿子打发到横城跑组而不闻不问。

陈一鸣笑着嘲大壮,“同为二代,壮爷你傍着二大爷创业,就不感到羞愧吗?”

大壮不以为耻道,“哥也是白手起家好不好,刚开张的时候,公司是不是只有你我还有小美?”

“啊对对对,壮爷说的都对。行了,就这三位,先联系一下看看吧。

说起副导演,话说祥瑞的电影还没上映吗?她也该毕业回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