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月的好莱坞还不是10年后的全员魔怔人,没有被正治正确裹挟,《1951》的品质和技术力有目共睹,就算是只在艺术院线发行然后卖碟片,也是一笔有赚无赔的好生意。
他们承包宣发的《秋叶等待》首周票房排名第二,然而与头名的差距是断崖般的1.1亿,只是靠勉强超出人家的零头,保住最后一丝倔强。
消息传到国内,圈内圈外全都麻了,实在是,过于夸张,疑似幻觉。
于是被憋了半年多的好莱坞大片,如脱缰野狗一般开始集体返场。
随着《1951》的低调上映,华纳也开始了在专业领域的造势工作,具体就是给评委寄影碟,以及安排《1951》的试映会。
因为在那一天,第67届坚果电影电视金球奖公布了提名名单。
更让他无语的是,导演协会和电影学会也来凑热闹,通过马二爷叮嘱他务必出席春节后的年会。
至于海外?抱歉,跟好莱坞的正版比起来,华国货无异于盗版,在全球市场根本毫无竞争力。
这玩意儿就算是勉强拍出来,国内搂到的票房也都给海外的特效公司赚去了,为谁辛苦为谁忙啊。
简单讲,就是华纳方面一次性打款3000万坚果币到双方事先商定的账户,作为《1951》全球发行的保底版权金。
6年磨一剑的回坑之作,却撞上了两个超级票房炸弹。
看来韩三爷是个厚道人,没有赶尽杀绝。
那特效场面,直接把他打击得摇头不止,也进一步坚定了暂时不碰特效大片的决定。
这个事实在前世已经被反复证明过了,连号称国产特效巅峰的《流浪地球》,出了海也照样卖不动,他陈一鸣一介凡人,还是别幻想能逆天改命了。
《1951》一举获得最佳外语片、最佳导演、剧情类最佳影片、剧情类电影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5项提名。
12月5号,陈一鸣难得走出家门,在离家很近的红星电影院看了一场《方舟》。
电影下映结算之后,按照阶梯条款,华纳方面可以根据总票房数字获得对应档位的“奖励”,从3000万里扣除。
这个双向对赌、双向约束的合作方式,是申芃菲谈判议价能力的最高水平展示,连马二爷知道了都连称了不起,认为绝对称得上是华国电影出海的里程碑成就。
他这天天关机,自己倒是清净了,马大少要疯了,因为找不到陈一鸣的人全都去找他了。
对于这部华国拍摄的取材自半岛战争的电影,新晋的金棕榈获奖者,好莱坞的各大公司都有些拿不定主意。
华纳也知道自家利润分成的坑人模式已经名声在外,所以这次没有搬出以往的“格式条款”,而是与申芃菲商定了一种名为阶梯保底的全新合作方式。
陈一鸣相信,如果圈里人可以隔空用怨念发功的话,马二与韩三应该都能立地飞升,当然,他自己多半也逃不掉。
12月3号《方舟》,北美票房3.5亿,暑期档标王。
因为初期上映规模极小,国内压根儿看不到《1951》海外上映的消息,一直到11月30日,陈一鸣和《1951》才再次获得国内媒体的关注。
至于外语片之外的其他奖项,连提名都没混到过。
从8月中到11月中,3个月的“国产保护月”中,两部主旋律达成了对大盘的绝对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