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方面他还是很拎得清的,兄弟感情再好,也要明晰各自的界限,特别是在合伙搞事业的时候。
大壮倒是并不在意,开会的时候不止一次说,有建议就直接跟小美和老贾说,何必在他那里转一道手,简直多此一举。
陈一鸣每次都是微笑摇头,只要发言都是在公司的正式会议上,而且只管提建议,后续执行和任务分配绝对不置一词。
小美、老贾还有老唐多机灵的,两三次之后就心领神会,再也不会隔着大壮找陈一鸣,除非大壮出差或是不方便联系。
陈一鸣顺利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与公司日常业务切割,集中精力在电影制作上。
在他回到魔都之后,《1951》的后期制作再度提速。
6月3日,第一版精剪完成。
隔天,巨石工坊完成全部特效,开始后期合成。
6月9日,无音效第二版精剪完成,陈一鸣亲自携带样片前往八一厂,开始制作后期音效。
6月13日,音效合成完成。
残忍拒绝了老段他们先睹为快的要求,陈一鸣当天就折返魔都,在魔影厂进行片尾主题曲、演职员表以及出品方LOGO的添加。
6月15日,魔影厂的内审会通过,正式提交电影局审核。
其实过审就是走个流程,因为在八一厂做音效时,孙副主任已经陪同总政上峰来看过了,那天连忙于《建国大业》的韩三爷都来到了现场。
几位大佬看完了全片,没提什么实质性的意见,与陈一鸣略作寒暄就先后离开。
孙副主任当然不会透口风,但临走时笑眯眯地拍了拍陈一鸣的肩膀,朝他竖了一只大拇指,这已经代表了一定的信号。
后期制作如此顺利,部分要归功于陈一鸣精细的分镜稿,部分则源于音效、特效等后期部门在项目前期就深度介入。
像安晓峰和赵鲁就是长期驻组,可以第一时间把剧组的需求变动对接给后方。
经过《1951》的历练,陈一鸣对剧组的整体把控能力又有了进步。
6月19日星期六,魔影发行部出面,在集团大放映厅举办了《1951》内部看片会。
电影的三个出品方,特别是魔影、金盾发行部门的高层悉数到场。
华国前十院线都派出了各自的看片经理,如果放大到前十之后,来到现场的院线数量已经接近20家。
同时受邀的,还有部分参演演员和幕后,基本上时间允许的都来了,大家对成片都充满了好奇心。
陈一鸣特别交待刘东君,务必跟他的父母一起来。
当然,也少不了申芃菲和华纳中国的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