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久别重逢

贾环笑了笑,从前者手中接过小提琴,驾轻路熟地将小提琴的底部抵在左肩,下巴压于腮托上,然后用琴弓试拉了几下,发觉音调不对,又调整了一下琴头上的琴键。

那掌柜见状不由目露惊讶之色,平儿也是一脸好奇。这时,贾环已经调较好弦了,琴弓轻轻拉动,一首经典的《梁祝》便娓娓响起,瞬间吸引了四周无数目光。

那掌柜不由目瞪口呆,激动得胡子乱颤,平儿则是美眸泛泛,满脸的崇拜,原来这西洋乐器这么好听,而最神奇的是,三爷竟会演奏!

贾环试拉了一段便停下不拉了,掌柜的激动地道:“公子高才啊,原来此琴是如此弹奏了,鄙人今日总算是开了眼,失敬失敬!”

贾环前世作为卷王之王,从小到大,家里给他报的补习班不胜计数,小提琴他也学过,但学得并不算精,也就勉强会十首八首名曲罢了,他使得最好的乐器还是钢琴和笛子。

贾环将小提琴放下,微笑道:“拉得并不好,让掌柜的见笑了。”

掌柜的一脸钦佩地道:“公子谦虚了,如果这还不叫好,鄙人也不知什么才叫好了。正所谓宝剑赠英雄,美酒酬知已。这把西洋琴摆在敝店已经数年之久,也没人会使,公子既然会使,何不买了去?”

贾环不由哑然失笑道:“掌柜的如此慷慨陈词,在下还以为你要白送呢,敢情还得花银子。”

这掌柜的也是个妙人,捋须笑道:“白送是不可能的,在商言商,赔本生意只有傻子才干,鄙人也是要吃饭的,偏偏情怀又不能当饭吃,为之奈何?”

贾环亦笑道:“言之道理,那么掌柜的打算作价几何?”

掌柜睨了贾环一眼,微笑道:“当初鄙人入手花了二十两银子,如果公子诚心买,给三十两即可,鄙人只赚十两银子,权作三年的保管养护费用,如何?”

贾环琢磨了一下,这把小提琴做工精细,音色也极好,这个年代估计也是纯手工制作的,三十两银子倒也不算贵,关键还是孤品,便爽快地付了银子买下来,交给石头拿着。

话说当初贾环南下时带了近千两银子,又买马又买房的,所以这几年已经花得差不多了,好在七皇子徐文厚还算厚道,冰淇淋雪糕铺年年都有分红,否则贾环哪能出手如此阔绰。

<div class="contentadv"> 接下来,贾环又看中了一只怀表,果断花了十两银子买下,这玩意实用啊。

话说大晋跟明朝一样禁海,但没有老朱那么严苛,片板不得下海,其实大晋在浙江宁波、福建晋江、岭南广州等地设均有市泊提举司,专门负责跟洋人贸易,所以市面上有不少西洋货卖,譬如怀表、自鸣钟、玻璃镜子,甚至是洋布也有。

不过大晋国土辽阔,物华天宝,强大而富庶,什么都能自给自足,上至君主,下至黎民都是天朝上国的心态,瞧不起洋人,也瞧不起洋货,所以洋货在大晋国内并不走俏,除了少数几样新巧的东西,其他货物都鲜有人问津,倒是大晋产的茶叶、生丝、瓷器、绸段等在欧洲大受欢迎,巨的贸易逆差都让洋人有点吃不消了。

闻话少叙,言归正传。且说贾环给诸女买完了礼物,然后又给平儿买了一对玉镯,一副银钗,一对耳坠、一套上等的胭脂水粉,还扯了两匹新花色的布做衣服。

一时间,平儿既心疼钱,又甜得跟吃了蜜似的,提醒道:“三爷是不是忘了给宝姑娘准备礼物了?”

贾环笑道:“自然忘不了,我已经有了主意。”

正当大家拎着大包小包回到马车傍时,忽然听到有人惊喜地喊道:“可是贾环贾案首?”

贾环愕了一下,忙转身望去,只见一名高高瘦瘦,皮肤白皙的书生站在不远处,竟然正是卢象升,他的旁边还有一名同行青年。

“卢同学!”贾环脱口而出。

卢象升此刻喜形于色,激动地道:“原来真是贾案首,一别经年,贾案首的变化有点大,在下起初还有点不敢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