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陶宛写的,正是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陶宛不好意思地挑了挑眉梢,心中暗暗犯起了嘀咕。

【易安居士,对不住对不住!】

【情势所迫,只能把您老人家的大作抬出来给我撑场子!您老人家大人大量,九泉之下,棺材板可一定别鼓起来呀!】

【宿主,你以后对不住的人还多着呢!】

系统忽然出声,逗得陶宛没忍住笑了出来。

顾洲看着疑惑,出声询问道。

“小君笑什么?”

“笑……夫君你夸我呀!怎么样,有这首词,我还能不能保得住兜儿里的百两黄金?”

“如此好词,小君担心的,竟然是黄白之物?你呀!可让为夫说你点儿什么才好!”

“什么黄白之物,说得满嘴铜臭,那可是一百两黄金呀,我能连这座教坊司都买下来!这样的黄白之物,多多益善!”

顾洲笑着探身凑上前,刚准备说些什么,就听到楼下厅堂中一片哗然。

紧接着,就有人念出了陶宛方才写的那首《声声慢》。

“开始了开始了!走,我们也去看一下!我虽然不能下楼去凑热闹,但我还是想听一听!他们是怎么夸我的!”

说完,陶宛豁地一下子站起身,拉着顾洲的手就兴冲冲地走出了雅厢,隔着回廊的凭栏向下望去。

不出她所料,厅堂中的客人已经沸议哗然。

韩苓竹的诗虽然句句没有愁字,但却字字都透着愁绪。

要是没有陶宛的那首《声声慢·寻寻觅觅》的话,韩苓竹的诗词,也不失为一首佳作。

但她亏就亏在陶宛珠玉在前,繁星是无论如何都无法与明月争辉的!

怎么说呢,这首词虽然不是陶宛写的,但下面那些人的溢美之辞,却真真切切都是在夸陶宛的。

陶宛听着心中欢喜,但也只是欢喜而已。

她笑得一脸莞尔,侧头看向顾洲,压低了声音说道。

“夫君,你听听,他们夸我的那些话,可比你平日里说得走心多了!”

“你拿他们与我比?”

“不能比!当然不能比!我夫君天下第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