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滕吉的做法,无疑是在逼迫大周官军走出乌鞘岭。
一旦失去地形优势,就该轮到倭寇铁炮大显神威。
正如萧遥所料,万岁身为总大将,又将那生拼硬凑的五万人,交给了他指挥。
让萧遥在路途中,将这五万壮丁,训练成百战老兵,显然不现实。
萧遥甚至看到,十三岁的孩子赫然跟在队伍之中。
这五万人每日还要消耗不少军饷。
万岁手底下,则汇聚着各家各族给予其的精锐,以及朝廷再次派遣而来的援军。
浩浩荡荡的十五万大军,准备与倭寇决一死战。
众人乐观不已,至少万岁觉得在数量上,他们远远胜过倭寇。
唯有萧遥清楚,打仗靠的从来不仅仅是人数。
尤其是平原作战,双方正面交手的情况下。
在骑兵方阵尚未触碰到敌军,就有可能被倭寇铁炮打得抱头鼠窜。
雍凉铁骑的例子,仿佛就在昨日。
“大人,我们会死在战场上么?”
手中扛着长枪的孩子,怯生生地看向萧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