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干训班的班主任叫张书田,是省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处的处长,长得矮矮胖胖的,戴一副轻度近视眼镜,头发轻柔地梳往一边,笑起来脸上还有两个小酒窝。每次笑完了之后,就会用手去轻轻的推一下鼻梁上面的眼镜。他年纪不大,四十岁左右的样子,政法大学高材生毕业,读的是政教系,后来又搞了个省委党校社科专业的研究生文凭,已经弄到副教授的职称了。他出了一本书:谈改革中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互动关系,书名挺醒目,但内容不过是将历来发表的各个时期领导人的讲话和文章中的相关观点梳理一下,分成章节,同时加进报纸上剪下的与之相匹配的材料和数据,就变成了自己的学术成果。平时,也在一些法制报纸上面发表一些文章,成了他们处里很有学问的一位处长、。在省委组织部内,这张书田也是一个备受领导器重的人。
班主任平时笑嘻嘻的,挺随和。他知道来党校干训班学习的,不管在单位上地位怎么样,起码多少担任了一点职务,大大小小是个官儿,有的还掌着一定的实权。他虽然现在没什么有求于官场上的人,但保不准将来会有什么事。即使自己没什么事,亲戚朋友当中要是有人找自己帮忙,那还不得靠这些人?官场中,就是一张很大的网,我们在这个圈子里,就是这网中的一员,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需要对方伸手帮助一把。况且现在来学习的,将来在东平的官场上会混出些名堂也未可知,因此他从不摆出班主任的架子。党校干训班学习也的确和其他学校不一样。那些什么基础理论呀,政治时事呀,多数人从小学到大学都反复学过的,虽有一些新知识科目,只要平时有点学习习惯的也多少接触过,所以听课并没有多少新鲜感。倒是这么些各个单位的大小官员们在一起,说不定将来就是可资利用的权利资源,因此成为一个互相交流,建立感情的机会。那些有点权的处级干部,便做豪爽状,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地请同学们的客,请客的时候,班主任张书田多半要请到。我这人的性格也比较豪爽,喜欢结交朋友,有人邀请了我们出去吃饭之后,我也会寻找机会,邀请他们出去搓上一顿。
这天,省建委办公室主任邀请我们几个朋友一起出去吃饭,没想到他把他们建委的几个朋友也邀请了出来,晴儿也被邀请出来了。
我没想到晴儿也被邀请过来,看到晴儿,我心里就跳得厉害。虽然三天之前,我才和晴儿恩爱了一下,但这也无法消解我对晴儿的想念,对她身体的强烈占有的渴望。
豪华包厢里暖气融融,直径近两米的枝型吊灯放出灿烂的光芒。墙壁上面挂着几幅本市知名画家的国画,有山水、仕女、花鸟,显露一副典雅气派,还有一副狂草书写的李白诗《南陵别儿童入京》,笔墨恣肆,大气纵横。赴宴的虽有人来过新马泰酒店,但多未进过这个包厢,一到里面,不由啧啧赞叹,说今天不仅是吃宴席,简直就是吃文化嘛!
大家热闹一阵,分宾主入席。党校学习也开学有若干日子,东平的官场逸事、政坛趣闻都谈得差不多了,于是今天在酒席上主要就是敬酒逗趣开玩笑。讲过几个段子,加上几杯酒下肚,气氛很快达到高潮。
这饭局上面,有好几个都是省建委的同志,苏晴长得漂亮,他们就爱拿苏晴来开玩笑。我们也都习惯了官场上的酒文化,喝酒的时候,少不了要来上几个荤段子,男女都一样。
苏晴好像心情也不错,有意给大家带来一点乐子,好给大家喝酒助兴。她听了前面几个段子,不屑地说,你们说的那都是啥玩意,早都馊了的嘛。众人就起哄:你说个没馊的来听听嘛。苏晴果然就说了两个,博得大家一片叫好声。建委办公室主任一语双关地说,苏晴的玩意果然新鲜,只可惜咱们只能听,却不敢看,更不敢动。苏晴马上回击,你想动也动不了,我看你的玩意已经成了蔫黄瓜了。
大家又哈哈的大笑着,我也被苏晴这搞笑的话题给惹笑了,觉得晴儿的生活中还是充满了快乐,她和同事之间的关系相处得融洽。
这一下,酒桌上的笑声又掀翻了天。
我对苏晴在饭桌上面开的这些玩笑,也没对晴儿有任何的抱怨。毕竟,这官场中的事情就是这样,和大家在一起,就得适应这个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