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了御书房,王宝才笑着道:
“奴才,看太子身边也没个体己人,这风大雨冷的,缺个照顾的人,奴才斗胆,新进收了一个义子,觉得颇为机灵,若太子不弃,可留在身边做个端茶倒水的,省得太子亲自来回奔波。”
太子不甚在意地笑了笑,“王伴伴,觉得可靠就送来吧。”
他是无所谓,每个新上任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都会安排自己人去东宫,这既是皇上的安排,也是对东宫的一种监视。
早年太子有个大伴的,只是那位福薄命短,在他确立为太子前,便病逝了。
有传言说是隆王暗中毒杀的,但没证据,太子也不信自己兄弟会这么歹毒。
再说毒杀一个太监有什么用,直接毒杀自己多好。
之后,他的身边便没有固定的人侍奉,主要是没有明良帝的允许,他也不敢提拔新人。
如今司礼监换了人,许多事重新走上正轨,自然会重新派出一名随侍。
什么机灵,什么义子之类的托词,太子无所谓。
只是王宝在招呼那名候在外面的年轻太监过来时,多说了一句:
“太子爷,我的这位义子曾是位秀才公,比普通愚笨之人多了几分见识,殿下遇事不决,可以让他给殿下出出主意。”
“秀才?”太子惊讶地扭头看向王宝。
王宝笑而不语,招呼道:“王振,过来,拜见太子殿下。”
那年轻太监一溜小跑到跟前,大礼参拜:“奴才王振,拜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免礼,平身。”
“谢太子殿下。”
那年轻太监站起身后,依旧躬身垂首,恭敬非常。
“抬起头来。”听说对方曾是秀才,太子对眼前年轻太监充满了好奇。
“是。”王振应声抬起头来。
阳光下,他身形瘦削,面容清秀,比平日见到的书生多了几分阴柔。
一双狭长的眼睛微微下垂,恭谨中透着审慎。
嘴角微微抿着,似乎习惯了沉默。
“你以前是个有功名的秀才?为何舍了功名入宫来?”太子迫不及待问出他想知道的问题。
旁边的王宝则笑着接话道:“王振,好好伺候太子爷,先陪太子爷带御医去礼部尚书陈适梅大人府上探望。”
“是。”王振恭谨应声。
“太子爷,奴才告退。”王宝躬身行礼。
太子这会儿哪有心思跟他应付,忙点了点头,“大伴,自去忙去便是。”
待王宝走后,王振主动上前半步,抬起手臂,做扶手状,供太子虚扶着。
“殿下,我们路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