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尾声(1)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盛行诗歌,若曦出版了两本诗集,一度风靡一时。

后来她专注于写小说, 有多家出版社争抢她的版权。

对于苏谨茹来说,不管是儿子的画作还是女儿的文章,她都不懂好在哪里。

那些评论家对若晨和若曦作品评论的共同点就是,有灵性。

两个孩子都说,他们创作的灵感来源于从小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岛屿上。

岛屿上有波澜壮阔的大海,有金色的沙滩,有辉煌灿烂的日出日落,有田园风情的稻田,有各种美味的水果,还有岛上人们的善良和友好,还有父母和整个家族对他们无限的宠爱,这些都是他们无穷无尽的灵感来源。

幸福的童年能够滋养一个人的一生,这句话在若晨和若曦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苏谨茹在八十年代初,就开始不断的买房子,买的都是京城三环以内的老房子,有些甚至都是临街的店铺。

袁文杰不明白苏谨茹为什么这么热衷于买房子。

苏谨茹道:“我不是喜欢买房子,我是看中了那个地皮,以后地皮会越来越值钱,我这是作为投资。”

“你已经有那么多钱,而且每个月的收入都比别人几年的工资收入还高,你还要投资?”

“我现在就是什么都不做,这些钱咱们也花不完,但是钱不是越多越好吗?”

“好好好,你喜欢钱,你爱钱,反正都是你赚的钱,你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苏谨茹买了许多黄金地段的房子,到了两千年后,房地产开始热了起来,苏谨茹把那些老房子都拆了重新盖起了高楼大厦。

下面一楼的临街商铺,高价出租,上面的弄成写字楼,酒店,超市,商场,整体出租。

苏谨茹手里有大把的钱,天天就是买地皮,盖房子,别说袁文杰根本就不知道她有多少房产,苏谨茹自己都怕记错了,她把自己的房产都记录在册,方便查看管理,收租金,成了一个妥妥的收租婆,在房价鼎盛时期,每个月的租金都是八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