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二娘说:“知道,这三年咱们送的东西还少嘛?都成习惯了。要是一次不送,他们还要怪罪。嘿,他们就是贪。”
苏裳说:“镇子人不多,来来回回就那些饭店和大户,鸭子都养成老鸭也卖不掉,挣不到大钱。今年事情少,不如去荷山县城摆摊,探探那里的行情如何。说不定能开发出新客户呢。”
蔡二娘连连点头:“不如明日我和你段大哥就去县城试试?咱们的鸭子肉质肥嫩,鸭蛋又大又好吃。然后带一坛子咸鸭蛋过去,让他们尝尝。”
苏裳说:“荷山县城繁华鼎盛,富户颇多。咱们拉一车牡丹过去试试水。把那几盆“玉楼春”带着,如果遇到赏识牡丹的,一起卖掉。”
蔡二娘去和段青商量,苏裳则独自回到宅子里头看账本。
前两年根本没啥收入,从洛城带来的银子买地皮后所剩无几,幸好大家和乐,住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先是靠养鸭子养鸡挣点儿小钱,直到今年卖了十几车牡丹花后,手里头才有了盈余,也能雇短工了。
小玉进来:“姑娘,中午杀只鸡,吃鸡肉炖粉条?”
苏裳说:“听你的。”
小玉也长高了不少,已经十四岁了,亭亭玉立的。
“让黄莹捡几个鸡蛋炒着吃。现在茭白很多,做盘子油焖茭白吧。”
苏裳安排了菜谱。
小玉一听,立刻高兴了:“姑娘胃口好了?那行,我这就去割茭白。”
这三年苏裳胃口一直不好,这段时间有了收成,胃口才渐渐好起来,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多了。
第二天,天才蒙蒙亮,苏裳、蔡二娘、段青和苏昂、黄莹已经赶着马车在荷山县城门外排队进城了。
苏家庄离县城远,他们凌晨的时候就出发,到了县城的时候,前面的队伍已经老长了。
排了一会儿队,城门开了,大家陆陆续续进城。苏裳等人找到菜市场,就在这摆摊设点。鸡笼子鸭笼子拎下来,牡丹花搬下来,就等客户上门了。
周围是卖鱼的,卖豆腐的,卖蔬菜辣椒茄子的都有,不多时有人过来买他们的茭白,蔡二娘和段青就过去推销鸡和鸭,苏裳在后面抱着铜锁。这小家伙还在睡觉呢,小脸蛋睡得红扑扑的,口水都流下来了。
“你们这茭白好,鲜,给我来五斤茭白。”
一个四十来岁的男子说。
黄莹利索地称了五斤茭白:“大叔,我们家养的鸡吃的都是大青虫,下的蛋特别好吃。您也称几斤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