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铺子里头的那些伙计没有信心,虽说个个手脚勤快,吃苦耐劳,但因是临时抱佛脚练了十几天,此前并未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对自己的手艺实在是缺乏自信。
这般状态,即便美食再诱人,服务也难免大打折扣,透着一股子小家子气,必须要人为的增加一下这些伙计们的自信,而源源不断的客流就是最好的证明,证明他们的手艺没问题。
于是,这才有了方才那些引流之举,只为让伙计们亲眼看到顾客对吃食的认可,从而挺直腰杆,重拾信心。
按照原本阮一一的计划,这吃食巷子该要过一段时日再开,需得等伙计们技艺娴熟,宣传更加到位之后,方能万无一失,确保开门红。
但真的等不了了,漠北有事发生,她需得走一趟。
入口第一家便是早点铺,站在最外头的伙计面前守着一个炉子,正是杂粮煎饼。
前些日子,杂粮煎饼的名声打了出去,不少老顾客听闻开业,便直奔这一口而来,心心念念。
那伙计虽说到了出师的程度,可无论是手法熟练程度还是心理素质,都和经验老到的许嬷嬷没得比。此刻,见其他铺面门口空空荡荡,唯有自己前头排了长长的一条队,心中紧张,手上的动作也不自觉地慌乱起来,煎饼翻面时竟差点掉落在地。
第一个买杂粮煎饼的姑娘生得眉清目秀,见状也不恼,就是弯着眼,勾着嘴角,看着他笑。
直把那摊饼的小伙计看得面皮通红,连脖颈都染上了红晕,手愈发不听使唤,好不容易才做完。
姑娘拿了饼走了,第二位顾客是个中年男子,伙计脸上的红晕消退下去,手上的动作也快了许多,逐渐找回了些平日里练习的节奏,渐入佳境。
代青随意踏入一家铺子,目光便被一抹熟悉的身影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