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就是个吞金兽啊。
抽空透过窗子瞧了外头一眼,见两个娃都吃上饭了,也就放下心来,继续和手中的针线死磕。到底是许久未碰了,手法生疏得很,绣出来的针脚不那么得体,还得多练。
庄子本就不大,院子里稍有个风吹草动,其他人便能知晓得一清二楚。三夫人临盆在即,产婆特意叮嘱要多走动走动,活动活动筋骨,这会子正慢悠悠地走动到院子里来了。
“好香的饼。”沈淑娴长了张圆圆的鹅蛋脸,笑起来嘴角还有两个小梨涡,哪怕是身怀六甲,也依旧显出几分亲切感。
许嬷嬷又煎好一个饼,当即手脚麻利地拿着油纸裹了递给沈淑娴:“三夫人,刚出炉的,热乎着嘞,您小心烫嘴。”
这大冷天,就是要吃着热乎的才舒坦。
沈淑娴大大方方地接过饼,轻轻咬了一口,酥、脆、香,好吃。
“大家都吃呀,再不吃就凉了。”她咽下口中的饼子,笑着招呼着一旁的几人,婆婆、大嫂、一一,还有二嫂,一大家子人可都还没吃午食呢。
于是许嬷嬷刚摊好的饼一下子就空了,若是有人在阮府见着这副场景,恐怕要惊掉大牙。
但阮府倒了,曾经的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现如今不过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手中拿着填肚子的食物,充饥吃饭罢了,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
阮映莲吃完了手中的饼,正犹豫着要不要再拿一个,阿娘还没吃饭。就听得祖母发了话:“莲儿,你拿一个饼给你娘亲送过去,早上她吃得少,这会儿该饿肚子了。”
少女当即欢欢喜喜地拿了饼,给阿娘送过去了。
“杂粮煎饼”获得了吃客的一众好评,阮老夫人当即就遣人去订了炉子和招牌,争取早日挣些银钱,也好让这一大家子的日子过得安稳些。
可别瞧不起这不入流的吃食,真要算起来,这种小本买卖反而是最容易赚钱的。不少手艺人靠着吃食,换得了安身立命的本钱。
利润大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