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后墙根儿处的血迹被人用脚蹭过,蹭的很随意,留下了一些印记。
凶手与死者曾在门后发生争执,推搡中,死者碰到了钉子。从墙根儿处的血迹来看,死者在这里坐了很大一会儿,直到凶手意识到她死了。
凶手或许慌张过,但很快就冷静下来。
周予安站在门口,目光越过那些看热闹的村民落到花圃上——杀人抛尸的方式有很多种,为什么选门前的那片花圃?这片花圃对凶手,对死者来说有什么特殊意义?伪造现场的犯法也有很多,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方式,凶手的目的是什么?
她已经为死者做过详细的检查,确认死者生前并未被侵犯,那些东西是凶手故意留下的,其目的应该不只是为了嫁祸给江小二。
她忽略了什么地方?
村长,公公,死者,儿媳妇……村长的儿子!
村民都说死者不是那种朝三暮四之人,且她的公公是村长,就算她有那个不安于室的心思也不会将人引到家里来。
村里的房子基本上都是挨着的,但凡有个风吹草动,村长都能知道。能让村长安心,左邻右舍都不好奇,还没有闲话传出来的就只有村长的儿子,死者的丈夫。
只有他,才能在半夜三更,无所顾忌地回到这个家,也只有他,才能让死者不畏寒冷,只穿着单衣出来为他开门。还是只有他,才能让死者与其发生争执时仍有顾及。
村民说过,村长的儿子在嘉云关当兵,可朝廷早有规定,本地人不得入本地军营。抱琴那番为少爷举家搬迁的话是编的,村长可是实打实的本地人,他的儿子怎么会在嘉云关?
当然,本地居民是可以在嘉云关谋生的,但村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误解?除非是村长故意引导的。
村长的目的是什么?他又在遮掩什么?
目光落到村长身上,村长只觉得后背一凉,下意识地避开了周予安。
“令公子还没回来吗?”
“这也不是他说回来就回来的,人家那里面有规矩,兴许回不来。”村长揣着手:“花圃你进了,人你也看了,凶手呢?凶手找着了吗?我儿媳妇死不瞑目,我还等着给她下葬,让她入土为安呢。”
村长想要岔开话题,周予安却不接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