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诸将觐见!

诸葛亮和刘伯温不同。

然,我大乾虽有极广的土地,却无能镇守土地之臣。

身形之间,颇带几分儒家书生气质。

因为他自认自己还是有些本事的,并不是谁都能代替自己。

所以抱着这样的心态,诸葛亮也连夜准备了一封奏疏。

毕竟如今的大乾人才济济,如果他无法接受这件事情的话,那么想要爬起来,那可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了。

赵岩的想法非常简单。

听到周元的话,大部分的大臣都面面相觑,同时开始议论纷纷。

毕竟众所周知。

可是着实把他吓了一跳。

听了一阵之后发现并没有其他的建议,周元就继续开口说道:

“昨日,孤与我大乾左右丞相六部尚书以及一些重臣,在御书房之中进行商议。

虽然对方是国士。

要知道,迁都之后不光陛下会前往新的都城,就连他们必然也是要进入新都城的。

只是这确实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进行确定具体的方案。

而且,明朝新建,诸多事情都是由刘伯温进行处理的。

如果给他多一些时间的话,或许他会更加准备的充足一些。

每一个被他看到的朝臣,都低下了自己的头颅。

不过他所说的东西,也并不是没有丝毫用处,至少他说的大绒威胁论,对于周元来说还是有些帮助的。

陛下的手中不光拥有诸葛亮这般的国士,而且还有贾诩这般的毒士。

至于说具体的方案,他虽然也提出了一些,但是周元明显能够看得出来,他对此的准备确实并不怎么充分。

昨日他召唤了不少文臣武将。

而且关于新建都城之事,确实有着极佳的见地。

不过看着眼神坚定的周元,他们就知道这件事情,确实是没有什么可以反驳的余地了。

等到他说完之后,哪怕是诸葛亮,也不由得开始沉吟。

听到这个骇人的想法之后,众多大臣一时之间根本就想不出任何的方案。

刘伯温在某些方面的专业技能确实要比诸葛亮强不少。

愧疚如今并没有足够的资格,能够在其他王朝即将抵达大乾的时候,成为大乾镇国之士的能力。

但同时,这对于诸多大臣来说,也是一个能够将自己的名字,印入陛下眼帘的极好机会。

再加上他善于经营,溜须拍马。

一旦出事,那么危险的可不光是陛下,而且还有他们。

这个时间可是着实不短了。

所迁之位,乃靠近大绒。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刘伯温开口。

同时还有一部分人,希望即便迁都,也不要迁出现有的大乾国土之内。

“诸葛先生之才,刘基亦有所耳闻。”

但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不同的建议,或许有一些大臣的心中的建议,会比现在有这些要更好一些。

可是贾诩却完全不同。

周元也没有犹豫,让刘伯温说出了他自己的意见。

他缓缓开口说道:

“孤励精图治,在位已久。

经过他一夜的思考,迁都大绒方向,并不是不能的。

关于新建国都之事。

眼前的刘伯温。

即便有人心中不满,但没有任何人敢于开口。

可再厉害的国士,既然走的是堂皇大道,那对他来说就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威胁。

这就是周元在如今大乾的声望。

这也足以看出贾诩的建议,到底有多么的刁钻以及多么危险。

他们实在是无法理解陛下这样的想法。

但是现在陛下突然说出这件事情,却让他们明白,恐怕陛下早就已经做出了相应的决定。

甚至有些胆小的大臣已经面色苍白。

他们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件事情。

不过周元听得分明。

但是同时,对于这一件任务,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够的信心来完成。

一个没有听说过的名字。

很快,一个文人,缓缓走进了大殿。

但是没有任何人,建议将国都迁到靠近大绒所在。

一时间,众人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

虽然说需要的时间太长,但是周元也没有别的太好选择了。

虽然他一向都兢兢业业,但是身为六部尚书之一,他时刻能够感受到自己处事终究还是差了几分。

“宣,包拯、陈咬金、甘宁、种师道……”

说到这里,周元略一停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