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的一艘游船上人声鼎沸。
可以容纳数百人的大游船此时坐满了前来捐官的人。
锦衣卫千户王忠粗略数了数,船上至少有三百多人。
其中一半是商人,另一半是他们的子嗣后代。
商人本人无法当官,但是他们的子嗣可以。
索性便一起来了。
商人负责拿主意,他们的后代负责当官。
巡盐御史宋权站在船首,背对寒风看向船舱,内心忐忑。
在结果没出来之前,他也没有太多把握。
“宋大人,提前缴纳明年盐税的盐商有一百五十三家,现已全部到齐。”两淮运司转运使张希周迈步来到宋权身边说道。
“两淮的盐商总商都到了吗?”宋权问。
万历四十四年,大明朝廷推行纲盐法。
既商人所领盐引编成纲册,分为十纲,凡在册的商人才可以贩盐。
由于盐商数量太多,各地运司不好管理。
于是朝廷便从纲册中选出了三十个有权势的盐商首领,称之为盐商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