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感恩戴德的慢慢茶杯,慢慢品茶。

品了一会后,盐商李济率先问道:“不知宋大人召我等前来所为何事?”

“明天就是捐官的正日子了,”宋权笑着放下茶杯,盯着二人,“当时是为了捐官一事啊!”

李济被盯得心里发毛,赶忙又问:“不知道我等能为宋大人做些什么?”

“呵呵,”宋权笑而不语。

有些话可以明说,有些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李济和王礼互相对视一眼,很快明白了宋权心中的想法。

李济轻咳一声低声问道:“宋大人是不是想我们抬高捐官的价格?”

“朝廷难啊!”宋权没有回答,而是发出了一句感慨。

见宋权还是不明说,李济一脸为难:“大人若是不说,我们也没有头绪啊。”

“额...”宋权沉吟些许后开口说道:“为了参与捐官,许多盐商提前缴纳了明年的盐税。本官大致算了算,加起来有一百多万两。但是朝廷还有几十万两的亏空没有着落,所以得靠捐官解决。”

“请问宋大人方便说出亏空的具体数额吗?”李济询问。

如果能知道具体的亏空,他就能提前猜出捐官的大致价格,从而掌握先机。

宋权当然不会告诉他,于是说道:“这是朝廷的秘密,暂时还不能说。”

“那...我们该怎么做?”李济继续问。

“抬高价格即可。”

“抬到多高比较合适?”

“拍卖的时候,你们要把七品的官职抬到一万两银子以上,六品官职抬到一万五千两以上。”宋权回答。

“宋大人,”李济询问,“如果没人跟价又该如何?”

“又该如何?”宋权用冰冷的目光盯着他,“你觉得呢?”

李济被宋权的目光吓得往后退了半步,急忙说道:“大人放心,如果没人跟价我们会把官职买下来。”

“这还差不多!”宋权冷笑一声,“巡盐时本官手下留情,几乎没怎么让你们掏钱。现在本官有难处,你们也该报答了。”

“是是是,”李济和王礼同时点头哈腰,“这都是我们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