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伙再等等。”

“对,再等等!”

然而曹化淳没有给他们喘息的时间。

三天后。

曹化淳以存放不便,看管粮食的人手不够为由再次调低粮价。

“今日粮价一两七钱银子或一千七百文一石,想买的排在里长后面,每户每月限购两石,一手交钱一手交粮!”

陕西粮商和士绅彻底炸锅了。

官粮在百姓心中是粮价的标杆,别人想卖粮只能比标杆低,否则根本卖不出去。

除了少数屯粮早的粮商外,绝大多数粮商和士绅的屯粮成本都持平或高于一两六。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呐!”

“完了完了,亏大了!”

“素来听闻朝廷缺钱要么掠之于民,要么掠之于商,现在果然应验!”

“额要锤死曹化淳和吕大器!”

在士绅和粮商的咒骂声中,曹化淳放出消息,表示他要把粮价降到一两六。

“怎么办?”

粮商们再次聚到一起商议对策。

“还能怎么办...降价呗!赔钱也得卖,否则全都得砸在手里。”

“不能再降了,降得越多赔的越多!”

“早点卖完还能少赔点,卖的越晚赔的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