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府死活不同意,于是有了开矿案。”

原来是这样——

听完夏完淳的解释后,夏允彝的思路终于清晰。

想明白其中的道理后,他突然打了个寒颤。

大明朝一直存在矛盾。

之前矛盾的双方是官府和百姓。

官府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为了增加收入,他们选择投靠士绅。

现在变了。

矛盾的主体变成了士绅和百姓。

士绅想继续收田租,而百姓为了增加收入想把原本属于他们的田要回去。

双方开始争斗!

想到这,他也忍不住隔着墙向北方看了一眼。

转移矛盾!

大明朝的皇帝竟然用这种方法转移了矛盾。

士绅为什么能对抗朝廷?

因为百姓和朝廷有矛盾,士绅利用这个矛盾裹挟着百姓一起对抗朝廷。

现在情况变了。

和百姓有矛盾的人是士绅!

以后士绅再想裹挟百姓对抗朝廷将变得很难,除非他们愿意放弃既得利益。

他们会放弃吗?

显然不会!

随着时间的流逝,类似的事情将越来越多。

民心倒向那边不言而喻...

佩服,实在是佩服。

远在北京的崇祯接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他分不清是被人想了还是被人骂了。

不过他并不在意。

对付士绅并非易事,他既要在战略上完成闭环,又要在战术上出其不意。

战略是转移矛盾,督查使是其中一环。

战术是创造激发矛盾的机会,王之心开矿就是战术之一。

在接下来几甚至几十年,他会频繁的使用战术激发矛盾,从而笼络民心。

当民心都倒向他的时候,士绅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