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一章 红案白案双绝

过去一旬的时间,周氏除了制作了几件工作服和画了一些菜单外,都在忙自己的营生。

之前一家子在码头开摊,宋玉枝一个月给周氏将近一两银子的工钱。

周氏吃喝都在家里,又不舍得给自己花钱,几次想给宋玉枝裁几件鲜妍的新衣裳,还都被“无情”回绝。

宋知远同样也不花她的银钱,买新鞋、新裤头什么的,都用自己的工钱买。

若是不够,小家伙宁愿从自家姐姐那里预支自己个儿的工钱,也不要花自家亲娘的工钱。

一双儿女都这样省心,周氏不知不觉也攒下了几两银子。

这些银钱,想进一些上好的衣料是断然不够的。

周氏就裁了一些素帕,购置了一些彩线,再利用这两样材料,绣了各色图案的帕子,放在柜台上。

今日两边一起开张,宋记食府打过广告吸引生客,又有熟客特地来捧场,门庭若市。

针线铺子这边却是啥也没有,自然冷清不少。

但两个铺子开在一起的好处体现了出来。

尤其是午间好些食客在缓慢进店的时候,少不得会往针线铺子里看一眼。

得知两边是一家的,还有那等嫌外头日头毒辣的食客,干脆到了针线铺子里躲上一阵。

一个上午下来,陆续也有十来人进店。

周氏的针线功夫虽然比不上一些当世大家,但当年也是跟着出名的师傅,下过苦工的。

她手底下出来的帕子,一条卖十文钱,却比丰州城里绝大多数铺子里售卖的帕子,精致典雅。

便也自然卖出去几方,得了几十文钱的进项。

母女俩一边说着各自的经营状况,一边用完了饭。

众人各自休息过一阵,黄昏时分,周氏便把针线铺子给关了,去了隔壁——

时下照明条件有限,宋玉枝一直不赞同她对着烛火或者油灯做针线。

加上也鲜少有客人会选在晚间,去购买绣品。

宋玉枝还没做过的晚市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