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屋,王野在袋子里拿出一把糖块,一人两块儿,每个孩子接过糖块都高兴地谢谢大哥。一家人落座,奶奶走向锅台说:“我看看我大孙子做的啥?”

一掀锅吃惊地喊道:“我的娘呀,咋这么多呀!这一大锅鱼,还有饼子。这是要过年呀!”

听到奶奶的喊声,一大家子都围了过来。看着一锅鱼和饼子,几乎同时在吞咽口水。

围过来的孩子们更是如此,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这时候就显出了奶奶的威望了,威严地训斥道:“都给我回去坐好,老二家的,老三家的过来盛饭。”

一群人赶紧回去坐好,孩子们则是站在各自父亲后面。大人坐一桌,孩子们则是每人端一个碗趴在锅台上。王野想把王兰叫上桌吃饭,王兰说什么都不同意。说是规矩,现在的人呀,饭都吃不饱,规矩还不少,慢慢来吧。迟早把他们这些陋习改了。

饭后甜点没有,但饭后水果必须安排一下。王野从袋子里拿出那个大西瓜说:“来,来,吃西瓜,一人一块儿。先说好啊,西瓜子给我收好,我要回收的。”

吃饱喝足了,王兰帮着收拾桌子,三个弟弟在院子里跑着玩。被各自的娘拎着耳朵回家了。现在大人可不许孩子乱跑的,原因对于现代人来说很可笑,是怕饿得快。

桌上是就剩下爷爷奶奶和太爷爷了。

王野这才想起此行的目的:“爷爷,现在三爷爷还打猎吗?”

爷爷点头:“打呀,偶尔你三爷爷还送点野味给你太爷爷呢!怎么,你想和他换点什么吗?”

王野说:“换啥东西呀,我是想上山上玩去,想去问问有啥需要注意的。”

奶奶急了:“大孙子呀,咱可不能进山呀!山里可危险了,那些大牲口真的要命呀!”

王野解释道:“奶奶,你想啥呢!我就是进山边上玩玩,我又不进深山,我主要是怕碰见猎人们下的套子,所以才要问问三爷爷有啥需要注意的。”

爷爷想了一下说:“行吧,晚上的时候,我带你去你三爷爷家,这要是别人呀,不一定能和你三爷爷说上话,也就咱家可以。”

三爷爷是村里的猎人,从小性格孤僻,现在上了岁数,不仅没有转变,反而更加怪癖了。从来不和村里人来往,而且三爷爷家在村子最北边,出门就是山。因为常年打猎,身上总有一股常人没有的戾气。久而久之,村里人也就习惯了这个怪癖的小老头了。

王野拿出带来的袋子,把东西拿出来说:“爷爷奶奶,太爷爷,这是我爹让我拿来孝敬你们的。”

看着一桌子好东西,爷爷奶奶也是吓到了。

爷爷指着袋子:“这么多东西,得花多少钱呀,这个败家子,不行我得进城一趟,好好修理他一顿。”

王野急忙解释起来,嘴皮子都磨废了,才把东西的来历讲清楚。

太爷爷叹口气:“还是我重孙孙有本事,指着你那个爹,唉.....”这声叹息表达的意思太多了。

下午爷爷奶奶他们去上工了。王野陪着老爷子在树底下乘凉聊天,到了五点来钟奶奶就回来了,看着她这么早回来做饭,王野要继续做晚饭的愿望落空了。

简陋的晚餐过后,王野在屋里找了个小坛子,装了一坛子二锅头。爷爷带着王野向村外走去。到了村边看见一栋独门独户的小院子。爷爷在敲了两下门,接着喊:“老三在家吗?我是你大哥。”

喊完也没人回应,就听见几声狗叫。

王野一脸懵逼地看着爷爷。

爷爷解释道:“你三爷爷不爱说话。”

没一会儿门打开,一个个头不高,但很精壮的小老头出现在王野面前。

打开门没说话转身往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