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轩辕集,不知何许人。相传数百岁颜色不老。坐蝉室,目光长数丈。每采药于岩谷,则毒龙猛兽随之,若为卫护。居常人家,请斋者虽百处,皆分身而至。与人饮酒,则袖出一壶,才容二升,宾客满座倾之,弥日不竭。自饮百升不醉。遇病者以布巾指之,应手而愈。宣宗召入,问长生可致否。答曰:“绝声色,薄滋味,哀乐一致,德施无偏,自然与天地合德,日月齐明
况长生久视乎?”及退,上以金盆覆白鹊,令中使试之。集曰:“皇帝安能更令老夫谢覆乎?”盆下白鹊宜早放之。”上笑曰:“先生早知矣。”命坐御榻前,令宫人侍茶汤。集豸古而布素,宫人有笑之者,元鬓发朱唇年方二八,须妗变为老妪,鬓发皤然。因涕泣不已。上令谢之。即复。故步京师,素无豆蔻荔枝花。上因语及。顷刻二花并至,枝叶如新。时坐有柑子,集曰:“臣山中亦有,味更佳。”上曰:“无缘得矣。”集乃取御前碧玉瓯,以宝盘覆之。俄顷撤盘,柑子几满。上食之,叹曰:“美无比。”又问曰:“朕得几年天子。”集取笔书四十年。但十字一起。上笑曰:“朕安敢望四十年乎。?”久之,辞还山。命中使送之,每见其于一布囊内探钱施人,比至江陵,已施数十万。取之不竭,未及至山,忽亡所在。不日南海奏先生已归罗浮①矣。及宴驾只四十年也
【注释】①罗浮山:道教名山之一,称“第七洞在”,在广东东江北岸,增城、博罗、河源等县间
陈希夷知朝政、擅相面、嗜长睡陈搏字图南,号扶摇子,毫州(今安徽毫具、涡阳、蒙城等县地)真源县人。年幼时,不会说话。到了四五岁,一次在河中戏水,岸上有位穿青色衣裙的夫人逗引他,抱在怀中喂奶,奶后陈搏便会说话了,而且悟性很高,聪明过人。待长大了,经书史书全部都读过。陈搏说:“我过去学的,只够写我的姓名,我将游历泰山,和安期生、黄石公一类的道士探讨脱出尘世的法术,怎么能阿世随俗被埋没,总被生与死的轮回所控制。”便散尽家中财物,只带着一个平底石锅出走
后梁、后唐的士大夫为吸取他的清高的风尚,都曾见过他的面,就好象看到了景星庆云一样。然而,陈搏都不与他们交往。后唐明宗亲自书写诏书召陈搏入朝,他见皇帝只拱手为礼,而不下拜,唐明宗款待他更为谦谨慎重,并赐给陈搏三名宫女。陈搏赋诗表示谢意:“雪为肌体玉为腮,多谢君王送得来。处士不兴巫峡梦,空烦云雨下阳台。”接着就消声匿迹于武当山九石岩,研练服气和不食五谷的法术一共二十多年。等到移居华山时,已经七十多岁。陈搏时常闭门卧睡,几个月都不起来
后周世宗显德年间,有上山打柴的人在山脚下看见尸骨已布满尘土,走上前一看,原来是陈搏。过了很久,陈搏起身,说:“我睡的正香,为什么要打扰我?”后来,周世宗召见他,赐他道号“白云先生”
有一次,陈搏骑驴在华阳游历,听到宋太祖登上皇位,拍手大笑说:“天下从此安定了。”宋太祖召见他,他不去。再次召他,他推辞说:“九重天(指朝廷)上的诏示不要让丹凤鸟送来了,我出仕的心早被山野白云留住了。”到了宋太宗初年,他才奉诏赴朝廷,但只要求得一间雅静的居室。宋太宗便赐他建隆观的一套居室。他便关门闭户,酣然入睡,一个多月后才起来,便告辞而去。宋太宗赐他“希夷先生”
有一天,陈搏派他的门徒在张超谷这个地方建一幢石室,建好后,陈搏前去察看,说:“我的归处就是这儿吧!”接着以左手支腮帮子死去,过了七天,容色仍然不改平时,肢体还有温度。此时,有五色云弥漫峡谷出口,一个多月也不消散,时年一百一十八岁
当初,战事纷乱时,宋太祖的母亲挑着一对篮子,里面坐着太祖、太宗,以避战乱。陈搏遇到他们,就念了两句诗:“莫道当今无天子,却将天子上担挑。”又有一次,碰到宋太祖、宋太宗与赵普游览长安街市,进了一家酒馆,赵普坐在太祖、太宗的右边,陈搏见到说:“你只是紫微垣的一颗小星星,怎么可以坐上座呢?”种放最初跟随陈搏学道。陈搏对他说:“你能碰到开明的天子,就可以驰名海内。但可惜的是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名声,等你的大名传扬出去时,你会因为外物的牵累而身败名裂。你要警惕呀!”种放晚年竟然丧失清明的节操,干了坏事,正如陈搏的预言
有一个叫郭沆的人,年少时住在华阴这个地方。曾有一次夜里出外观天象,后半夜,陈搏呼叫他要他马上回家,并且与他一同前往,走了一、二里地有人呼叫报告说郭沆的母亲已死。陈搏因此给郭沆药,要他快去还可以挽救。回到家后,郭沆给他母亲灌了药,马上就苏醒过来。华阴县令王睦问陈搏:“先生您生活在溪水和岩石之间,住什么屋子里呢?”陈搏一边笑一边吟诵道:“华山高处是吾宫,出即凌空跨晓风。台榭不将金锁闭,来时自有白云封。”有一天,一位客人路过,拜访陈搏,正碰到陈搏睡觉,看到旁边有一位奇怪的人,听着陈搏的呼吸声,用黑笔记下来,纸上模模糊糊看不清楚写的是什么。来客奇怪地问那个人,那人说:“这是先生的华胥调和混沌谱。”陈搏曾碰到一位身上长满长毛的女子,那女子赠给他一首诗,诗写道:“药苗不满笥,又更上危巅。回指归去路。相将入翠烟。”宋太宗听说陈搏擅长相面,派他去南衙。陈搏只见到宋真宗(时未继位)和署门,就回来了
问他什么原因,回答说:“那里的衙役都是将相,何必再见他们的王上。”(此谓陈搏已预测到真宗及亲信将登上北宋政治舞台)于是,宋太宗便议论太子继位之事。决定陈搏以易数之学授穆伯长,穆再传授给李挺之,李再传给邵康节。以象学传授种放,种放又传给庐江许坚,许坚又传给范谔。到了今日,因为传承几代,其中糟粕还存在着呢!【原文】陈搏,字图南,号扶摇子,毫州真源人。初生不能言。至四五岁,戏涡水,水滨有青衣媪,引置怀中乳之,即能言。敏悟过人。及长,经史一览无遗。先生曰:“向所学但足记姓名而已。吾将游泰山,与安期①黄石②辈论出世法。安能与世脂韦汩没,出入生死轮回间哉?”乃尽散家业,惟携一石铛而去。梁唐士大夫挹其清风,得识其面,如睹景星③庆云④,然先生皆莫与交。唐明宗亲为手诏召之。先生至,长揖不拜。明宗待之愈谨。以宫女三人赐先生,先生赋诗谢曰:“雪为肌体玉为腮,多谢君王送得来。处士不兴巫峡梦,空烦云雨下阳台。”遂遁去。隐武当山九石岩,服⑤气辟⑥谷,凡二十余年。复移居华山。时年已七十余矣。常闭门卧,累月不起。周世宗显德中,有樵于山麓,见遗骸生尘,迫而高之,乃先生也。良久,起曰:“睡酣,奚为扰我?”后世宗召见,赐号:“白云先生。”一日,乘驴游华阴,闻宋太祖登极,拍掌大笑曰:“天下自此定矣!”太祖召,不至。再召,辞曰:“九重仙诏休教丹凤衔来,一片野心已被白云留住。”太宗初年,始赴召,惟求一静空,乃赐居于建隆观。扃户熟寐,月余方起。辞去。赐号:“希夷先生。”一日,遣门人凿石室于张超谷,既成,先生往造之曰:“吾其归于此乎?”遂以左手支颐而终。七日容色不变,肢体尚温。有五色云封谷口,弥月不散,年一百一十八岁。初,兵纷时,太祖之母挑太祖太宗于篮,以避乱。先生遇之,即吟曰:“莫道当今无天子,却将天子上担挑。”又遇太祖太宗与赵普⑦游长安市,入酒肆。普坐太祖太宗之右。先生曰:“汝紫微垣⑧一小星尔,辄处上次,可乎?”种放⑨初从先生,先生曰:“汝当逢明主,名驰海内。但惜天地间无完名,子名将起,必有物败之。可戒也。”放晚年竟丧清节,皆如其言。有郭沆者,少居华阴,尝宿观。下中夜先生呼令速归,且与之俱往。一二里许有人号呼,报其母卒。先生因遗以药,使急去,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