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混乱的股票市场

首富 赤城子 2050 字 1个月前

而按这个比例算起来,事实上只要以10倍的倍率投资,花4万块钱,就可以把钱变成165万,用不着取12万块钱。一则没有那么多的认购券可以买,另外,王启明可不想炒股炒成股东,那才叫一悲哀。

父子两各怀心事,一直无法安心休息。长途车上的人都抓紧时间闭目养神,他们俩却都一直没有合眼。

王凌云紧紧盯着怀里的密码箱,生怕它长了翅膀飞走了。

一路无话,到了上海已经是深夜。王启明对于当时的交通状况非常无语,前世二十年之后,从家乡到上海也就4个小时左右的车程。要不怎么说“要致富,先修路”,不然,大部分的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

下了车之后,王启明打了个出租车直奔广东路市工人文化宫,在旁边找了个招待所住下。

接下来几天,王启明和王凌云在附近的万国证券蹲点观察。

股票市场的拥挤和无序是王启明早就预料到了的,但现场的壮观景象仍然让他目瞪口呆。

真真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万国证券门口每天都有上万的人顶着烈日蜷缩在储蓄所门前的水泥地上,矿泉水瓶子、快餐盒子扔得到处都是。

当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第一”的观念以及种种道德的感召,都烟消云散,埋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追名逐利的欲望,一下子爆发出来。媒体一如既往地大吹大擂,只不过现在不再说六七十年代的人们如何高尚,而是一再证明金钱对人的激励作用乃是道德不能替代的。

彼时,在股票市场上选择勇往直前的大约有一百五十万人,和全华国十二亿人比较,还不多,但这些人已经把上海和深圳这两座城市搅得天翻地覆。股票市场上一夜暴富的机会的确比现在多,一个穷困潦倒的上海人炒股成了“杨百万”的故事,借助于报纸、电视台和普通人的嘴,广为传播。“大款”是80年代兴起的词,但那时候人们说起这些人,只是在说一个遥远的故事,与己无关。现在不同了,人们谈论富人时,眼睛里全都闪烁着艳羡的光芒,一点也不掩饰自己内心的欲望。

整个股票市场被一种虚华的浮躁情绪所笼罩,所有人的眼里只有钱,他们根本无视身边从高楼上跳下来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