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年纪那么小,成天让他逛荡着,一家人自然是一万个不放心。
中午吃饭的时候,王凌云和方玉莲都摇头叹气。
“我明天就去北方了,生意还得做,不能耽搁了,现在趁着我们还年轻,多给启明存点钱,他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要不然就把他送到爱民那里吧,他学问高,让他来管教这个不成器的。”王凌云放下了筷子,这饭真吃不下去。
“我才不去呢,要是我跟他一样,你们乐意啊?你们说说,他是当了个小官了,你们倒是得了什么好处了?我以后要跟他一样,你们乐意啊?”王启明的这番话说得在场的长辈们哑口无言。虽然他们也理解王爱民的理想和抱负,对他的作风也持支持态度,大禹治水的时候不也是“三顾家门而不入”嘛。但真要是家里出了这么个“大禹”,倒不不是所有人都能乐得起来。
“再说了,别去做这些小生意了,没意思,老实在家呆着,把钱都交给我,我帮你们去打理,”王启明嚼着一块王建琐从山上带下来的野鸡肉,咂摸着滋味,“等我的计划铺开了,有得你们忙的,现在先好好休息,到时候要管理公司。”
一家子都被王启明的话吓住了,这孩子是真越来越不像话了,尽信口雌黄。当时,王凌云已经是远近三村有名的王老板了,但其实也只是个销售员,靠着脑子活,路子野,才赚到了几万块钱。而给他供货的几个老板,说是有自己的公司,事实上也就是有几台机床的小作坊而已。
现在王启明居然说要开公司,还给他们安排经理什么的职位,这不是瞎扯淡吗?公司不都是那些财大势雄的财团才能搞得起来的?
“吃你的饭,再闹我们可就不管你了。”王凌云气得摔下碗筷,起身出去找朋友散心去了。
“没出息。”王建琐瞪了王凌云的背影一眼,问王启明,“那你想开什么公司?给爷爷说说你的打算。”
王启明脑子里已经有初步计划了,这玩意儿对于一个意识超前二十年的现代人来说,还不是易如反掌。
“我料定接下来几年,我们县的经济会蓬勃发展,政府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这些行业都是朝阳产业,是长青产业,如果我们抓住先机,很容易在这一块形成垄断,占有优势资源。只要大形势不发生变化,我保证你们天天数钱就行。”王启明扒了口饭继续说道,“当然,这些钱不会太多,一年也就几个亿,我还有更大的打算。”
“第三产业?服务业?”王建琐楞了一下。
“尽瞎说,还几个亿,有个十几万我们就很满足了。这孩子。”母亲方玉莲摇了摇头,夹了一块咸肉放到王启明的碗里。
“不会异想就没有天开,按部就班是做不成大事的。我简单给你们讲讲这些新概念吧,第三产业就是出了农业和工业之外的产业,比如说人要下馆子吧,妈妈,你在外面做生意,不可能经常自己做饭,对吧?还有得住旅馆。这些就是服务业,服务质量的好坏就能决定成败。”王启明绞尽脑汁用尽可能直白的语言给他们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