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调动人马南下进攻江南军的沈法兴时,彭梁会的三当家任媚媚代表寇仲和徐子陵前来江都,希望我能借粮给他,助他抵挡宇文化及。
这个我早就准备好了,为了和寇仲、徐子陵他们打好关系,我不仅提供他们很多粮食,还令杨峰和李耀华各率领三千赤血营和两千阻击营前往彭城支援寇仲,帮助寇仲抵挡宇文化及的攻势,虽说我倒不怕宇文化及南下,毕竟我不是当年的李子通,可我必须让寇仲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才行,抵挡宇文化及不用他,可挡住李世民却非寇仲不行。另外,我让李朔准备了很多粮草、武器和各种生活用品,着陈刚随后运往彭城支援寇仲,并且让陈刚代表我与寇仲方面商讨结盟的事宜,我想他们绝对不会拒绝我的好意吧,嘿嘿。
寇仲办事果然不拖泥带水,和我结盟后,很快便击败宇文化及于梁都,随即又顺水东下,击败李子通残部,收服诸多兵马和大将,自此声势大振,周围村镇望风而降,实力急速向上窜升,短短的时间里,居然已经有良将十数员,带甲五万之中。
寇仲平定了周围几个势力之后,他少帅军的基础得以巩固,所以不久之后便有消息传来:寇仲和徐子陵已经北上长安。我心中暗想,看来关中将会风声鹤唳,鸡犬不宁咯。
待江南等地均被平定四个月之后,在陈长林这样江南望族的配合下,江南各地基本上已经被我全盘控制,没有发生什么其它问题。
参战各军经过四个月休整,业已整装待发,我便命令成义为右前锋沿淮河进攻义阳,待夺取义阳后继续向西进发夺取枣阳,周承斌则为左先锋进攻蘇春后取江夏。我则率领冷月寒、裴行俨、欧阳烈、李耀祖和李恒等部开往光山,然后从中路直取襄阳。
本来我想让沈落雁留下的,可她说什么也不愿意,一定要和我一起来,想想我和自结婚以后也没好好在一起过,也就不再坚持让她留在江都了。
林远东留在余杭镇守,同时协助朗秋之、白石和王振海三人收编江南军的俘虏等事宜。秦琼驻守合肥,秦文超驻守寿春、裴仁基驻守钟离,季童驻守江都,保证我大军的后方,并与林远东和秦琼遥相呼应,牵制杜伏威。左孝友驻守山阳等地以防止杜伏威给我耍什么花招。
襄阳之战事关我今后向巴蜀发展和进攻关中。若想取关中,必然要先占汉中。三国时期,刘备攻占汉中后便自立为汉中王,可见汉中的重要地位,太守一职更是由名将魏延担任。汉中的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蜀、魏之争上,因为汉中是由蜀地通往中原的门户。诸葛亮北伐一直以此为屯兵之所。而且还可以通过汉中南下进攻成都,入主巴蜀,所以我必须一战而下襄阳,好为日后打下基础,而且还要速战速决,如果迁延日久,很有可能会被其他势力所乘。
左右两路先锋显然受到孙克之死的影响,用极为短暂的时间便成功的攻取了各自的目标,而我率领的中路也抵达襄阳城下。
进军以来,几乎没有受到多少阻力,这主要是李朔和沈落雁的前期工作做的好,得到百姓和地方势力的支持,所以很多地方都望风归降,省了我很多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