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再次超越了王桂芬的认知,别说王桂芬,王桂琼也没想过侄女还有这想法。
从捡菌卖到做沐浴球再到开米线店,这都是跳跃了几个领域。
“妈,小嬢,过桥米线是我们滇南的特色小吃,具有很浓的历史底蕴与传承。它虽然发源于蒙县,但制作方法并不复杂,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保证熬制的米线汤新鲜、纯正,配料丰富就行。”
过桥米线发源于蒙县,通溪真正做过桥米线也就一两家,都是小店铺。顾晓霞不仅仅只想开个小店铺,她是朝着打造过桥米线品牌的思路去走。
顾晓霞在后世吃过无数次过桥米线,便宜到16元一碗,贵到218元一碗的她都吃过,各种摆盘、配料组合她也见过,经营这样的店对她来说并不算什么难事。
过桥米线店主要的大厨就是负责好熬制好米线汤,把控好米线来源就行,至于配料事先做好,客人来了就直接搭配即可,技术难度也不高。
对于王桂芬和王桂琼来说,过桥米线在现在算是高端美食,两块一碗的价格,可是很久才舍得去吃上一碗,自己做这个行吗?
而且要开一个店,应该需要很多钱,她们有这么多钱吗?
王桂琼也提出了这个疑问:“晓霞,我们有钱开店吗?”
“小嬢,明天我们先去学校看店铺,看完要是适合就先签下来。我再去一下省城,沐浴球卖得差不多了,回来我盘点一下我们手里的钱,开个铺面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离县二中两公里的地方就是县第二小学,如果在二中开店,我们还可以把妮子送到二小去读书了。”
顾晓霞在县城找店铺的时候顺便也打探了一下小学的情况。
她来县城读书,也要想办法把妮子弄来县城读小学,县城小学质量虽然比不上省城,但也要比村里的小学好。
这也是她想在县城开店的原因之一,有了店,有了落脚的地方,孩子上学就相对简单多了。
听到顾晓霞已经做好了规划,王桂琼不再说什么,如果是最开始她可能还会瞻前顾后反对一下。
可这段时间看到顾晓霞捡菌卖、卖村里没人在意的农产产品、做沐浴球卖、倒卖衣服,哪一件生意都赚了钱,无形之中王桂琼越来越信任顾晓霞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