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禹一开始对此并无想法,他并不喜欢那些拉帮结派的事情,也不愿意在这方面多耗费心神去陪着他们玩。
听身边人说,那人或许跟他家人有关,这才前往赴约。
“是你找我?”
“李大人。”
萧秉文站起身,面上还是那副温文尔雅的模样,略微点头算打过招呼,“早听说过李大人的名字,之前就觉得李大人这样的人才值得结交,只是一直没机会。”
这是很经典的话术,意为讨好。
类似的话,李禹已经听过一箩筐。
他不太感兴趣,将注意力放在面前的好茶上,敷衍着答一句:“是吗?我倒觉得我做的事情挺不起眼的,不过是本职责任罢了。不知萧先生是从哪儿听说那些话?”
他不像公孙瓒那些人,一边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一边还会想尽办法去经营名声。
除了那些想尽办法在他这里搭线塞好处的人,他还真的很少听到别人这么夸他。
什么人能对他这么崇拜?
“李徽一。”
话音落地,李禹瞬间抬眼看向面前人。
萧秉文淡淡笑着,“在来京城之前,我有幸教导过他一段时间,他是个很有天赋的孩子。”
“以往同他闲谈,总能听他口中听到他一直崇拜的小叔的消息,据说这位小叔年纪轻轻便在京城中颇有建树,不能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极优的才子。”
话说的恰到好处,他略微停顿,垂眼一笑,“几个月前我就对李大人心怀好奇,如今有机会一见,果然一表人才。”
李禹这时候已经站起来,目光灼灼地看着这人。
远在京城为官,免不得偶尔和家中人通信,他也从自家兄长口中听说过这位引导侄儿向上的先生。
那孩子刚到觉得自己能力强有思想的时候,身边也没人管得住他的人,越是强硬的教训越会让他觉得厌烦,讲道理他又听不进去,兄长简直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也不知道这位萧先生究竟有何神力,不过私底下和李徽一聊过几次,就成功让一个浑身逆骨的小子乖乖听话,和家中人的关系也和缓了不少,在学院中的成绩更是节节高升。
没过多久,就从别人眼中的纨绔子弟直接变成崭露头角的佼佼者。
兄长大为惊喜,连着好几次传信中都提到儿子的成绩和萧先生的指导的事,对此人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