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说什么,他们总是开口就错,只会让老太太更加生气,还不如一言不发,就好像小学生听老师的训导,小学生不搭腔,老师训斥得累了,没什么可说的了,自然就会停下,否则,一旦接话,那么立刻就能有更多的话说。
柳老太太又说了几句难听的话,柳文汉始终默默地低着头不说话,这副样子看得柳老太太心情越发不好了,却也没有继续针对柳文汉,转而把矛头指向了华尘。
“你就是三儿找的医生?”对外人,柳老太的语气更不友善。
“怎么,现在的中医都这么年轻了吗?不知道你学了多少本事啊?会平脉吗?”
柳老太太是老辈人,她生活的那个年代西医刚刚进入华夏,但占据主流的依然是中医,她们也只看中医,那个时候,看西医的都是些实在是没钱看不起病的穷人。
在那个年代里,出诊坐堂的至少也是四十多岁的中年大夫,像那些几岁十几岁乃至二十几岁的都只是大夫手下的学徒。
从七八岁开始,跑腿打杂,然后是背各种医术,再然后等医术背好了,悟性不错的,才会开始手把手的教导如何平脉,也就是望闻问切中的切脉。
这时候学徒才算是丑媳妇熬成婆,到差不多十六七岁或者二十多岁了,才算是被正式接纳成为徒弟,会被师父带在身边,随时随地的考校,亲身传授医术和经验。
如此再熬十年左右,等跟随师父经历得多了,有了足够的经验,才会有资格开始被允许在师父的坐镇下尝试坐堂诊脉。
诊脉一段时间,表现得好,师父才会允许自行独`立的给人诊脉。没有师父从旁指点的时候依然能表现得好,才有资格开始写方子,开药方。
所以,在柳老太太看来,眼前这柳文汉带过来的医生,如此年轻,看起来不过二十多岁,居然是中医,她心里就很不高兴了。二十多岁,放在过去,顶多是个刚刚被正式接纳,跟在师父身边攒经验涨见识的学徒罢了。
华尘一听柳老太太抛过来的问题就知道这老太太心里在想什么,老太太从那个时代过来的,对中医这一门传统的师徒传承显然是有所了解的。此刻虽然语气很不友好,但他心里也不生气,只是淡淡说道:“其他的中医或许不太年轻,但我确实在中医里面算很年轻的,自小学医,十三岁出道,至今已有十年的诊病经验了!”
“哦?呵呵、呵呵!”老太太的笑声渗人中透着怪异,她用那漏风的嗓子笑道:“年轻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大话说得再漂亮,也有被揭穿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