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着陆废土

重返星门 楪筱祈 2119 字 1个月前

眼睛则是AR战术目镜,能够为使用者提供像是在玩COD一样的战斗体验(误)。

车达没有跟下来,毕竟他们对于蓝星人来说属于地外文明,与蓝星人过早接触则违背了自己顶下的初期不干涉原则,在夏曦与地表幸存者接触的时候,他们会前往别的地方收集一些数据,建立数据收集塔,对整个废土文明进行记录。

夏曦带来的技术虽然会加速蓝星科技的发展,但因为这些技术主要集中在理论知识到应用技术的转化之中,对蓝星文明的研究发展能力的影响会降到很低,最后蓝星人会走出适合自己的科技树,开创属于自己的星际时代。

将KN57背在背包的侧面,夏曦开始寻找地面上的幸存者——根据降落时飞船生命探测系统的检测,大概几公里外就有一个聚集点。

空气中充满足以让人窒息的细微浮尘,地上覆满大约两厘米厚的铁灰色尘埃,手环上显示当今温度是零下十度,厚重的辐射尘阻挡了阳光的照射,尽管是夏天,气温也低得难以忍受。

在前往基地的途中,夏曦在想办法为自己构思一个合适的身份,这个时候以前看过的废土小说居然派上了一定的用场!在潜意识中搜寻着不会引起他人怀疑的身份,很快就有了决断。

独行旅行家,比较符合当前自己的人设,在幸存者活动范围都不大的时候,随便套个框架扯点夸张的故事,应该就能镇住别人。

但随即就犯了难,作为一个旅行家,总不能连常识都没有吧,现在自己对于整片废土可以说是一窍不通,装也装不像啊!难道要换个人设?

原地发了一会儿呆,夏曦打开手机,编辑信息将自己的问题发给了车达,希望睿智的威斯登人能帮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很快,一些关键的信息就发到了他的手机上。

通过生命磁场扫描,威斯登人确定了废土上主要的几种变异生物,还有相关的一些习性,同时还附上了飞船主机根据这些信息结合人类行为做出来的一些可能推论。

废土上数量最多的是变异蟑螂,这种最大能长到小汽车大小的变异生物还是群居杂食的,对人类来说可以说是最大的威胁,但由于主要居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因此变异蟑螂还没能达到灭绝人类的程度。

数量最多的哺乳动物则是老鼠,在辐射的变异和自然选择的双重效应下,这些小家伙体积变得越来越庞大,不算尾巴一两米长只能算是小型体积,在接近核爆弹坑附近甚至有一层楼高的个体,脂肪丰富,肉质虽然很差,但可以食用,皮毛保暖性强,应该是幸存者主要的猎物,当然这个狩猎关系并不是单向的。

幸存者们应该有某种抵消辐射影响的手段,因为当前地表环境的平均辐射度都在10以上,而且由于遗传物质没有人为修正的痕迹,推测是外部手段。

但大洋背面的幸存者似乎对自己进行了改造,以适应高辐射环境,但幸存者团体之间的流动很少,只有少数人以商队的形式在固定的路线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