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型工程,自然也有中型、小型工程。
中型河工一般由省级出面组织,比如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河治理就是省级工程,一般是发动省内力量来修建,人力物力都是在本省解决。
这种时间不会太长,出工也不会太远。
最小的自然就是县级工程,也就是本地人常说的“挑堤”。
一般由县水利局负责主持,各个公社(乡镇)分段管理,再由下面的生产大队独立实施。
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带铺盖行李出门,早上出工晚上回家,如果赶工期、时间长,也会在大堤上搭窝棚短住。
说着叭了口烟,咧着嘴笑道,“刚才老张不是说了么,最不济,也可以在咱们自己队里播嘛,大小也是个荣誉。”
这时张队长又呵呵笑道,“小伙子好好干,要是你的文章能被公社选上,我做主给你发奖状,还让你再兼个通讯员。”
他只得苦笑着说道,“这东西我也没写过,只能说试着写一下,要是写得不好,……”
陈凡,(◎_◎)?“啊?”
这时杨书记不知道想了些什么,突然灵机一动,对着陈凡说道,“小陈你会不会写新闻稿?”
为什么这么累的活,大家却都抢着去干呢?
当然是因为待遇高。
陈凡坐在烟雾缭绕的办公室里,晕头涨脑地听着四位领导伱一句、我一句,说着上河工的那些事,再结合小时候听外公他们聊天时说的话,心里总算对这个工作有了点大致的概念。
既有工分赚,又有免费的饭可以吃,在饿过肚子的老一辈眼里,自然是天大的美差,也就难怪人人都想去上工。
然后看着陈凡,“他们不选我们没关系,我们现在自己也有广播站,而且还来了你这个文曲星,……”
可惜啊,这么多年了,连那狗屁倒灶的甘家村都上过一次县广播,却一次都没选中过我们卢家湾。”
若是不安排,让农民自带干粮,这部分补贴就会折算到“工”里面,用于抵扣“提留”。
当时引得哄堂大笑。
队长没办法,只得同意她跟着过去,但是没有给她安排重活,就让她当了个“火头军”,睡觉也在搭的临时厨房里。
此外也没有太多的机械和物料,主要就靠箢子、扁担、铁锹、小推车,一点点地给大堤加固、加高、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