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惊愕的看着汤姆陈,“你说什么!月儿怎么会被人绑走了?”
汤姆陈擦着额头的汗水,满眼的愧疚:“我们准备前去张家寻找张雪的下落,可就当我们出门不久,在离张家还有两条街的小巷,我们被人拖了进去。”
“然后呢?”我焦急的问道:“你没有反抗吗?”
“我反抗了啊!”汤姆陈显得有些急躁,“可那人比我高,力气又比我大。他直接扛上月儿就走了。我前去阻拦,却被打了一拳。”
我看着汤姆陈嘴角的淤青,接着问道:“你看清那人的脸了吗?”
汤姆陈摇了摇头,“没有。不过他身穿一件黑色的长袍,头上还带着一个斗笠,背上还有一捆什么东西。”
“掮客!”我睁大了眼睛,心想到:“是不是师叔再次指使的?”
“后来他往什么方向走了?”
“反正不是张家,”汤姆陈回忆着,“好像是往江边去了。”
“未必是要坐船走?”我摸了摸下巴,“师父!这件事情肯定是和师叔有关系!”
师父没有理会我,只是一个劲儿的抽着烟。“师父,你倒是说话呀!现在月儿和张雪都下落不明了!你还能像没事人一样,坐在这儿抽烟!”
师父放下了烟杆,意味深长的看着我,“该来的总会来!”
还没等我搞懂师父这句话的含义,一个小孩出现在了店门口,“王道长在吗?”
我应声走了过去,“有什么事?”
小孩伸出了手掌,一张纸条出现在手中,“有人叫我把这个交给王道长。”
“什么人?”我警觉的问道:“在哪交给你的?”
小孩转过头,“就在前面不远处。他还给了我一个糖人!”
看着小孩手中的糖人,我拿过了纸条,展开一看,上面留有四句诗:
“朝天门外梯重重,江水茫茫不知东。敢问金竹在何处,符开见水了于胸。”
这是什么意思?我拿着纸条,呆呆的站在原地。这时师父走了过来,拿过我手中的纸条,沉默了半晌。“果然在金竹寺。”
“师父,”我疑惑的看着他,“我在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只听过罗汉寺和相国寺,那这金竹寺在哪里?”
师父将纸条揉成了一团,背上了手,“金竹寺在朝天门往东的江心下。相传道光年间,有一信差遇见一仙风道骨的和尚,拖他给金竹寺的长老送一封信。信差到了朝天门已是晚上,四周打探都不知金竹寺的地址。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小和尚提着灯笼就出现在他的面前。灯笼上赫然写着“金竹寺”三个字。在小和尚的指引下,邮差顺利的将信件交给了长老。临行前,信差顺手砍下了寺院的一根竹子当作拐杖,没想到当他回过神来,手中的竹子尽然成了一根金棍,当他回头看去的时候,金竹寺已没了踪影。”
我和汤姆陈惊讶的看着师父,不敢相信师父所说,“真有这么个地方?”
师父长吸了一口烟,“有些事情并不是谣传,而是却有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