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大义凌然的话听下来,我明白了:就算卫璪有机会跑路,他也未必真的会跑,毕竟对于他这样的忠臣来说,要随时做好为君王牺牲的准备,正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关键时刻命可以不要,但是气节不能丢。
而我也很清楚,卫玠现在还不能死。
后世还流传着“看杀卫玠”的成语典故,卫玠应该死在世人的赞誉和追捧之下,而不是皇后贾南风的手中。
生逢乱世,对于卫璪来说,这也许是个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然而卫玠不是英雄,也不是忠臣,他只不过是一个帅哥而已。他唯一的资本就是长得帅,如果说他还有什么别的本事的话,那大概是他在玄学清谈方面比较厉害吧。
然而清谈有用么?清谈误国。我想起今日见过的王澄等几位名士,如何富国强兵,如何安抚百姓,如何驱逐外敌,这些事情他们从来不谈,只会谈一些脱离实际的问题,只会思考人为什么会做梦……
魏晋时期的士大夫一个个都是清谈高手,谈来谈去,终于把国家谈没了。
我意识到,在这样的乱世中,每个人都只不过是蝼蚁,一不小心,就被踩死了。卫瓘在朝如日中天,也不过眨眼功夫便命丧黄泉。
小小一个卫玠拯救不了世界,她不能死,所以只有逃。
处理完卫瓘和卫府其他亲属的丧事,我去跟卫夫人商量:“娘,如今天下大乱,这世道一日不如一日,许多人拖家带口逃往南方,不如咱们全家也搬到安全点的地方去吧?”
卫夫人犹疑了一下,说道:“这件事前几日你大哥跟我提起过,可他不愿跟我们一起。咱们走了,你大哥怎么办?我放心不下他一个人留在这里啊。”
在此之前,卫璪早已向我表明决心,无论如何他都不会丢掉皇帝不管,让他跟我们一起去往南方避难,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只能这样劝说卫夫人:“哥哥的脾气我最清楚,你是叫不动他的。如果咱们跟他一起留在这里,过一阵子敌人上门来,哥哥尚且还有皇上护着,我们孤儿寡母不单是他的拖累,只怕到时候会累及哥哥也把命折进去。娘啊,咱们卫家遭逢大祸,就剩下我跟哥哥,如果这一次咱们再不走的话,说不定卫家真的要绝后啊!”
卫夫人听我这么一说,眼泪顿时就止不住地流下来了,她哭了一阵,也想不出别的什么办法,最后只能哽咽着妥协:“那好吧,南去之事,就由你来规划吧。”
临别之时,我见了卫璪最后一面。
他还是初见时温润如玉的翩翩佳公子模样,只是卫府突逢变故,他从一个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变成一个家庭的顶梁柱,眉眼之中已见沧桑。
对于这个前世的哥哥,我内心一直有着柔软的感情,卫玠从小被当成男孩儿养大,她虽然不能恢复女儿身,但作为家里的老二,他不必像卫璪一样不管愿意与否都要继承那个兰陵郡公的世爵,卷入官场争斗。
卫玠,她有贵族的名声,有宽裕的生活,可以更自由的去选择自己的人生。而这样的自由,何尝不是因为卫璪这个哥哥,替她扛住了一切。
想到这里,我忍不住鼻头微酸,说道:“大哥,我知道你是个心怀忠义的好男儿,可如今天下动荡,危机四伏,你一个人留在洛阳,一定要多加小心啊!”
卫璪点了点头,说:“我知道。你们离开洛阳时打扮尽量朴素一点,不要太惹人注目,免得横生事端。”
经卫璪的提醒,我才想起:邓玉一直知道我还活在世上。血洗卫府那晚,他一定发现卫璪和我一样成了漏网之鱼,只是错过了那样的大好时机,他没有机会再对卫璪下手。而我就不一样了,我既不在朝中为官,又得罪过他,不杀了我,怕是很难平他内心愤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