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七文堂

古术笔记 姬小锤 2340 字 2个月前

萧忘机讲的这个故事,距今有大概有一百六十年的历史了,就发生在清朝的太平天国时期。

事实上历史上好几次降头术,包括其他邪法的兴盛,都与社会动荡密不可分。百姓因为没有安全的生活环境,就非常容易寄托于超自然的力量保护自己,而当局又因为动乱,对这种邪教苗头的东西失去遏制能力。往往就给了邪教邪法很大的发展机会。

这个故事的记录人是原本是当时广粤沿海的一个秀才,叫孙志钟,屡试不第,又有感于四处妖孽横行,一部分人仗着邪法无法无天,无恶不作。遂弃笔从道,加入了白衣降师的行列。

这孙志钟大概受天分所限,所以并没有在降术上有多大的成就。但他的文笔和书法都非常不错。所以在当降师的过程里,记录了很多当时的异事,写了本书,叫《竹编异闻》,是降教里很重要的一本历史文献。

这《竹编异闻》里记载,大约在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的第四年,在广粤沿海一带,突然出现了一个叫很猖獗的邪教,邪教的名字叫做:七文堂。

这个堂口非常奇怪,外围成员虽然鱼蛇混杂,什么人都有,可是教派的核心成员,几乎清一色都是女流。而这个七文堂的教主,也是一个女子。

后来一些降师就发现,这个邪教的名字,就跟女人有很大的联系,七文,就是七个老钱的意思。在当时的广粤地区,恰好可以买一对女子缠足用的裹脚布。

其实当时的降师也并不是说,哪里有邪术,就立刻过去扑灭。他们也不具备这样做的人手和能力。又看这七文堂的堂主是个姓阮的女子,本来也没太放在心上。没想到这位阮教主虽然是一个女流,可行事比男子还狠上三分。不到两年的功夫,七文堂就发展成一个有数千人的大堂会,又用降头术控制了许多当地的官员。横行广粤地区,一旦有人敢和她们作对,立刻格杀勿论,死状往往惨不忍睹。

当时降教内部讨论,就觉得如果再放任这位阮大教主下去,非酿成大祸不可。就派了一批降师,去刺杀她。没想到这位阮教主的能力大大超出降教内部的预估,去的那批降师,连阮教主的一根毛都没伤到,就全被杀掉了,尸体还被七文堂的人送回来示威。

“叶子,元宵,你们刚才看到玉璧前面那个人的样子了么?”萧忘机讲到这里,突然问我们。

我心说我就忘了自己姓啥,那人转过头来时的样子也忘不了,连忙点了点头。

“那批被送回来的降师尸体,样子就和玉璧前的那个人非常接近。嘴唇、鼻子和耳朵,全都被割掉了,然后用线缝住。虽然人已经死透了,可伤口的线里面,还是有东西往外拱。到第三天头上,棉线崩裂,那东西终于拱了出来,嵌在伤口的血肉中间,是一只只细长浑浊的眼睛,甚至还对着守尸的人眨了几下。”

我一想起当时的场景,就觉得后脖子发凉,全身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元宵也吓得用手捂住了自己的鼻子,好像怕里面有眼睛钻出来似的。

降教内部召集了许多降师,可谁都没弄明白,这到底是什么类型的邪法,这才发现这位阮教主不简单。他们也不敢再轻举妄动了,调查了很久,才把这位阮教主的身世调查清楚。

原来这位阮教主,原本是太平天国一个将军的宠妾。

这将军虽然没封王,可手下的兵马着实不少。每攻占一个地方,就会大肆掠夺当地的财物,作为军饷。有一次,他们打破一处城寨后,从当地最大的一户人家的地窖里发现了一个密室。密室里装着两样东西:一把宝剑,还有一块残缺的帛书。

这位将军试了试宝剑,削铁如泥,发丝放在剑刃上一吹气,立刻断为两截。心中大喜。他是个大老粗,也看不太懂帛书上的文字,就随手丢在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