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江宁便托人联系了巴哈,以外商投资为幌子,带着500万得赞助经费来到巴哈的庄园。
巴哈是个身材肥胖的中年男人,眼神中透着精明与世故。
他看着江宁递过来的支票,脸上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华国人?你们国家土地广袤肥沃,为何突然对我们这小地方的农业感兴趣?”
江宁不慌不忙,笑着说道:“巴哈先生,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同样也人口众多,人均下来就不见得很宽绰了。”
“而三边坡这一代的土地质量很好,但恕我直言,产量不高,且耕种方式落后。”
“所以,这一次我是奔着双赢合作来的,我对华国的农业技术很有信心。并且还高薪聘请了几位农田水利专家,就想为三边坡的农业发展出份力,也顺便赚点小钱。”
说着,他示意身后的冷玉将专家们的资料递过去。
巴哈上下打量着冷玉,细小的眼睛中闪着龌龊贪婪的光。
她笑眯眯地从冷玉手中接过资料,仔细翻阅着。
一开始,他还有些不屑,但越看下去,心中越是被那些先进的农业理念和技术吸引。
江宁趁热打铁,详细介绍了新式农田的优势。
“巴哈先生,我国农业已经实现了全机械化操作,从无人机播种到智能灌溉,再到最后的收割,只需要极少的人数来监管和操控机器便可以,而且,全程下来速度极快,传统农耕速度一个月能完成的任务,放在我们手里,只需要一两天。”
“并且,我们的种子化肥都质地优良,产量有保障,而若是遇到瘟疫和蝗灾,我们也有应对的药剂,完全可以保证收成。”
巴哈点了点头,“听起来确实不错,可这投资不是小事,我还得考虑考虑。”
巴哈虽然心动,但他这个老油条做事谨慎,不会轻易下决定。
江宁早料到会是这个结果,他也不着急,只是留下一句话:“巴哈先生,机会难得,希望您尽快考虑。”
接下来的几天,江宁安排专家们对当地的农田进行考察,还亲自带着巴哈参观了一些简单的农业技术展示。
巴哈看到无人机在农田上方精准播种,效率远超传统方式,心中的天平一点点地向江宁倾斜。
更快的耕作,更多的产量,更优质的作物,就意味着更多的钱,更多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