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所引起的风暴不过在京都持续了十几日,因为京城百姓战斗力惊人,小龙虾的繁殖速度跟不上被吃的速度……
古代现代的命运殊途同归,啧,真惨。
杜若感叹了一句后就兴致勃勃地数起了银子。
小龙虾的价格不算便宜,摆摊十多天,仅凭小龙虾就卖了一百多两银子。
柳菁表姐几人为了小摊子早出晚归,杜若没有亏待他们,除了正常发工钱外,每人还奖励了十两银子。
她这大手笔可把几人惊得不轻。
柳菁直接干脆地摇摇头,“若若,这银子我不能要,你给的工钱已经够多了。”
这话不假,杜若跟他们约定的工钱是每月一两银子,又因卖小龙虾那些天特别忙,她又额外给了加倍的奖金,这样一来,柳菁、何秋娘与赵大健到手差不多二两银子。
二两银子,一斤精米八文钱,几乎是八口之家一个多月的嚼用。
三人都是半大的孩子,手里捧着二两银子已经够抖的了,现在又要给他们十两,心中实在不安呐。
杜若见他们铁了心要拒绝,便也没再坚持,不过也打定了主意,先把这些钱存着,等年底的时候当奖金福利再发出去。
——
柳二娘的月子很快就过去了,柳姜氏把她照顾得很好,整个人都圆润了不少。
连带着小汤圆也是白白胖胖的一小团儿。
杜若每天的就爱蹭小汤圆,小家伙哼哼唧唧,浑身的奶香,小手格外有劲,抓住了她的手不放开,直往嘴里送。
杜河的身体也已经大好,现在可以每天杵这拐杖往外跑。
柳姜氏在这里呆了一个月余,是时候该回去了。
“外婆,你一直留在这里不行吗?”杜若不舍地抱着外婆的胳膊,这些日子下来,老人对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她一直记在心里,感情越发浓厚。
听到她孩子气的话,柳姜氏摸了摸外孙女的头,好笑道:“你说呢?”
杜若在她怀里蹭了蹭,瘪着嘴说:“我觉着可行。”
柳姜氏到底还是走了,柳菁跟着回了一趟家,说起来,她长这么大,这是第一次离开家这么久。
即使再爽利的小姑娘也有想家的时候,杜若大方地给她放了两天假。
小摊子再次休息,顾客越来越有习惯的趋势。
不过杜若还是一如既往地忙碌。
赏赐地那边她已经雇了不少村民去整理,平时要盯着进度,给他们发工钱啥的。
家里也有挺多活儿要干。
之前撒在篱笆脚下的西红柿种子经过月余时间的生长,现在长得挺高了,杜若不打算给它们搭架子,直接将其牵引上篱笆。
同期种下的菠菜、苋菜和空心菜因为地里肥力足,再过两天就能摘来吃,倒是芥蓝长得比较慢,其实它的种植时间最好在八月中,三个月左右就可采摘。
杜若育苗育得晚,三月份气温较低,生长缓慢,也就是过了四月后才开始疯长。
估摸着六月中左右才能长好。
与之相比,黄瓜和西瓜就长得快些,黄瓜苗已有她小腿高,顶部长出了须子,这就意味着她该给它搭架子了。
西瓜不似黄瓜那么麻烦,伏地生长慢慢往外铺展。
搭架子这事儿有何秋娘帮忙,两人弄了两天就弄好了。
杜若对这个菜园子很上心,因此苗苗们都长得不错,清翠欲滴,瞧着比旁人的菜园都要精神。
何秋娘看着一个也不认识的青菜默默地闭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