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铁柱带着杜若直奔锦绣坊。
杜若拿着姐姐交给她的小包裹,走到柜台前。
锦绣坊的掌柜是个面容温婉的女人,扬着笑容,语气轻柔道:“小姑娘,你要卖绣品?”
杜若边点头边小心地把包裹打开,“掌柜的,这些绣品能卖什么价?”
房锦绣戴了双手套后把绣品拿起来仔细检查,她看到绣品第一眼,便笑道:“小姑娘,你姐姐是音姐儿?”
“正是家姐。”
“你姐姐没来么?”房锦绣对那个性子娴静,绣艺精湛的小姑娘印象很深刻。
她原本是想把杜音挖到自家绣坊,把她培养成当家绣娘,不过小姑娘的爹娘舍不得女儿受苦,没有答应,她为此还遗憾了好久。
从当前的绣品来看,她的绣技又精进了很多,真是可惜了。
“家姐要照顾娘亲,她让我代她向您问声好。”
“有心了。”
房锦绣把绣品检查完毕,并无脏污、错针等问题,爽快地把钱给结了。
因着杜音的绣技好,完成的绣品充满灵气,所以价钱一般比市场价高。杜若带来的绣品多是小件,如此也卖了三钱银子。
这从侧面反映出拥有一门手艺是多重要。
卖了绣品,杜若又买了些绣线,花了半钱银子。
赵铁柱不懂绣品,又因铺子里的女眷比较多,他就没有跟进去,故一直在门口等候。
等杜若出来,一起前往下个地方。
日头渐高,转眼两人已经进京有一个多时辰,赵铁柱放心不下家里的事儿,急着回村,因此他们只去买了些急需品后便返了程。
回程的路上,杜若没了去时的迷茫,心情难得舒爽,哼着欢快的小调儿,不时和赵伯伯聊聊天,笑声撒了一路。
赵铁柱直接把牛车赶到了杜家家门口,杜若从车上跳下来,朝屋里扬声喊道:“娘、姐,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