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琬要举荐的人,不就近在眼前吗?”
诸葛朔愣住了一下,蒋琬说的人,难道是他?
马谡也是一愣,旋即哈哈大笑,“公琰此言差矣,阿朔也不过区区十六岁,何谈刺探虚实?”
蒋琬倒是也不恼,温和地冲诸葛朔笑着,眼睛都弯成了月牙,“幼常都这么以为,东吴的人必然也会这么想。我先前也说过,即使刺探不成,历练历练也是好的。如今,伯松去世,阿朔归家。论兄弟情义,阿朔也该去东吴拜会伯父兄长才是。不知阿朔觉得如何?”
“蒋参军说的是,论兄弟情义,朔的确是该去拜会伯父兄长。”诸葛朔巧妙地绕开了前面蒋琬所提的“刺探虚实”,把话题转到了探亲上面。
蒋琬冲诸葛朔眨了眨眼,似乎很是满意他的回答。
“公琰所言有理,阿朔的确该去拜会亲人。倒是亮考虑不周了——”诸葛亮轻摆羽扇,微微点头,算是同意了蒋琬的建议。
马谡也没再反驳,四人倒算是达成了一个共识。诸葛朔的名字被加在了前往东吴的名单之上,诸葛亮还特意给诸葛瑾写了一封信,告知他诸葛朔即将来拜会的消息。
蒋琬临走之前,避开马谡,悄悄把诸葛朔拉到了一边。
“阿朔可知道该从和何人处入手?”蒋琬又一次露出了期待的笑容。
“此去东吴,自该先去拜会伯父。据说伯父长子诸葛恪弱冠后即被拜为骑都尉,与顾谭、张休等人随侍孙登。只可惜听说这位兄长心高气傲,怕是不会把我一个自幼在山野里长大的孩子放在眼里——”诸葛朔也朝蒋琬机灵地眨了眨眼。
蒋琬先是一愣,随后笑道,“只可惜自古英雄出少年,你兄长恐怕要栽个跟头在一个山野孩子上了。”
笑过后,蒋琬叮嘱到,“话虽如此,可在东吴之时,还是得避其锋芒,莫要炫耀。须知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蒋参军说的话,朔必定牢记于心。”诸葛朔抬手行礼。
“若是阿朔不嫌弃,以后便喊我一声公琰兄就好。”蒋琬脸上依旧挂着笑容,他比诸葛朔大上十来岁,但说话也没什么架子,就如同同龄人一般。
“那么朔就谢谢公琰兄指点了。”诸葛朔也不客气了,直接回复。
“阿朔一路顺风啊!”蒋琬抬手拍了拍诸葛朔的肩膀,告别之后便在月光的照耀下离开了丞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