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再次响起。与会者中,有些人虽未发一言,但脸上的肃穆神情表明他们心中已然掀起波澜。
然而,这场成功也让沈洛成为日军的眼中钉。几日后,他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写道:“《无声的呐喊》是一柄刺向我们的刀,小心你的命运。”信笺上的墨迹未干,显然寄信者急于送达。
沈洛的目光冷冽,他将信纸递给张铭吉,淡淡地说道:“封杀的动作只会让更多人关注这部电影。他们封得住剧院,却封不住人心。”张铭吉推了推眼镜,神色凝重地答道:“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我会加强安保。”
与此同时,苏珈婉也受到了威胁。一天夜里,她的住所窗户被丢进一块刻有“退出”字样的石头,玻璃碎片撒了一地。苏珈婉站在残破的窗前,面色苍白。沈洛亲自赶来,看到她颤抖的手,不由分说将她拉到书桌旁,点燃一根蜡烛,说道:“珈婉,这只是开始。你要明白,你的演技让多少人感动,就会让多少人憎恨。”
苏珈婉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眼中已多了几分坚定:“我不会退缩。”
为了保护电影团队的安全,沈洛迅速调动了在香港的资源。他联系了吴兆卿,请他以商界领袖的身份出面协调港英政府提供保护措施。吴兆卿看着沈洛,笑了笑,说道:“你是我见过最倔的年轻人。电影而已,值当冒这么大风险吗?”
“值,”沈洛坚定地答道,“它能点燃希望。”
吴兆卿意味深长地叹了口气,终是答应了协助。然而,他话语中的隐忧却深深印在了沈洛的脑海里。
数日后,沈洛出现在一家小型电影院内,这是他组织的一场特别放映,邀请了许多基层的劳动者观看。他站在幕后,注视着那些布满茧子的双手和满是疲惫的面孔。电影播放到村庄被轰炸的场景时,有人失声痛哭,也有人咬牙切齿地骂道:“这些畜生,不能放过!”
放映结束后,沈洛走到台前,对观众说道:“这是一部献给所有无声者的电影。你们的声音,是改变这个国家的力量。”
观众席中,一位年长的苦力站起来,哑声说道:“少爷,我们这些人,能做什么呢?”
沈洛注视着他,语气缓缓却掷地有声:“从不沉默,哪怕只有一句话,也是一份力量。”
这番话,让台下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但在场的每个人,眼中却透着前所未有的光。
《无声的呐喊》在香港的热潮,很快传回上海。顾俊对此大为不满,他在家中摔碎了手中的茶杯,咬牙说道:“沈洛,又是沈洛!电影不过是戏子之物,他竟敢用这玩意儿挑起这般风浪。”
一旁的心腹小声说道:“顾少,这次日本人恐怕会亲自出手对付他,我们不妨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
顾俊冷笑一声:“好,我就看沈洛能嚣张到几时。”
而沈洛的电影,却如一颗燎原的火种,继续燃烧在更广阔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