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险象环生

当礼堂内的灯光缓缓暗下,《山河浩劫》的片头缓缓拉开。清冷的画面中,一片焦土上狼烟滚滚,战马嘶鸣、号角震天。镜头徐徐推进,转而定格在一双满是血迹的双手上。那是战乱年代一名普通士兵的手,亦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缩影。

台下的观众屏息凝神,每个人的目光都被银幕牢牢吸引。影片中那真实到令人心颤的战场、草木皆兵的村庄、离散的亲人,伴随着悲壮的配乐,让每一个人感受到战乱的残酷与人性的挣扎。苏珈婉饰演的女主角在片中的表演更是令人惊叹,她一个无声的眼神、一滴滚落的泪水,便将离别与痛苦演绎得淋漓尽致。

放映结束后,片尾字幕在悠扬的钢琴曲中缓缓升起,全场一片静默。数息之后,掌声如潮水般涌来,许多观众已热泪盈眶。

一位年长的文人拄着拐杖缓缓站起,面向沈洛,声音沙哑却满含激动:“沈先生,这样的影片,才是我们民族的‘山河’!您以电影写历史,是大善!”

沈洛走上前,微微躬身道:“前辈言重了。这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努力,也是对这个时代的致敬。”

礼堂外,舆论的热潮迅速升温。各大报纸的记者抓紧时间撰写影评,而社交场中也已传遍了电影首映的盛况。不少文人墨客甚至当场提笔,挥毫泼墨,为影片题写赞辞。

翌日,上海多家报纸头版齐齐刊载关于《山河浩劫》的报道。诸如“电影史上的新篇章”“再现民族浩劫的史诗巨作”等标题占据头条。而电影院外,更有成百上千的人排起了长龙,迫不及待想要一睹影片风采。

沈洛却并未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他早早来到影业公司,与张铭吉展开了下一步的计划讨论。

“国外发行的事宜联系得如何了?”沈洛问,语气中带着一丝迫切。

张铭吉推了推眼镜,认真地答道:“我们已经与几家英国和美国的发行商初步接洽,他们对影片的主题很感兴趣。尤其是英国一家历史电影发行公司,愿意合作推广至欧洲市场。”

沈洛点了点头,目光如炬:“这部影片的意义不仅在于国内,更要让世界看见我们的历史与人性。通知他们,我三日内安排专人带着拷贝亲赴伦敦,亲自洽谈。”

说罢,他又转身望向苏珈婉:“珈婉,接下来你可能需要抽空拍几组电影的宣传海报,以及录制一段采访视频,为电影在国际上的推广增加筹码。”

苏珈婉微微一笑:“沈先生的安排,我自然全力配合。”她语调柔和,但目光坚定,显然对沈洛的远见与决策深感佩服。

与此同时,沈洛的对手顾俊却并不平静。他在一家高档西餐厅的包厢内冷笑着:“沈洛的电影确实不错,可越是这样,越让人不舒服。让他名声大噪下去,岂不是压了我们的风头?”

顾俊的助手立刻点头称是,低声道:“少爷,要不要联系些报社,暗中放出些负面消息?”

顾俊摆了摆手:“不用着急,越是得意的人,越容易犯错。我们就等着看,他还能走多远。”

而此刻的沈洛,正站在窗前,眺望着外滩的霓虹。他的目光如星河般深邃,低声喃喃:“山河初现,却未稳固。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窗外,夜色深沉,滚滚黄浦江水映衬着上海滩万家灯火,正如这片新生的电影产业,带着无限可能,也隐藏着无数暗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