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洛似不经意地摩挲着茶盏边缘,眉宇间却闪过一抹若有所思。他颔首道:“陈参谋此言甚是高瞻远瞩。然沈某愚钝,凡事讲究谨慎。此事重大,容我稍作思量,改日再行答复。”
陈参谋点头称是,但眼中隐约闪过一丝急切:“此乃双赢之事,沈公子如能尽早答复,主帅定当感激不尽。”
沈洛嘴角扬起一抹笑意:“陈参谋远道而来,已是天寒露重,今日先歇息。改日必有定论。”
送走陈参谋后,沈洛径直返回宅邸。他走进书房时,吴兆卿早已等候多时。吴兆卿双手插袖,神情难测,见沈洛进来,直言道:“军阀之人,岂能轻信?他们今日资助你,明日便能以此相要挟,甚至将你推向不可预知的深渊。”
沈洛轻叹一声,转身坐下,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声音在室内回荡,仿佛无声地思索。他抬眸问道:“兆卿兄以为,我该拒之千里?”
吴兆卿微微一笑,未曾正面回答,却转问道:“若不接,他们便难再有所动作。然若接下,你是否有把握将这柄双刃剑化为己用?”
沈洛沉吟片刻,目光渐渐清明。他起身道:“与其让他们扶植旁人,不如留在自己手中。军阀之心昭然若揭,但凡谋求之物,终究绕不开权与利。只要明白这一点,他们便无从要挟。”
吴兆卿点头微笑:“沈公子果然不凡。既如此,何不因势利导,先与其虚与委蛇,后暗中反其道而行之?”
沈洛闻言,神色忽而变得坚毅:“正合我意。吴兄,吾欲借影片之力,将军阀暴政之弊隐晦点出,使民众觉醒。此事,还需得你一臂之力。”
一周后,沈氏影业发布公告,宣布将启动一部新片《烽火赤子》,以“爱国”为主题,讲述一支抗敌队伍的英勇事迹。消息传出,立刻吸引各界关注。军阀一方听闻后甚为满意,随即拨出一笔巨资作为支持。
而暗地里,沈洛亲自操刀剧本,影片表面歌颂抗敌勇士,但在几个关键情节中,对地方割据、贪腐官僚及军阀的暴政进行了深刻揭露。沈洛还特意邀请了几位进步文人参与创作,使得台词和情节蕴含更深刻的反思意味。
拍摄期间,苏珈婉扮演女主角,一位为了保护乡亲而勇敢牺牲的民间女子。她的表演感人至深,多次令片场众人动容。沈洛站在监视器后,眼中不觉透出一抹欣慰。这部电影,不仅将是一件艺术作品,更是一场政治博弈的棋局。
影片完成后,迅速在各地上映,引发轰动。大批观众被剧情深深震撼,同时,也有不少进步人士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隐喻,纷纷对沈洛投以赞许目光。
然而,随着舆论发酵,军阀一方的态度也渐渐发生变化。陈参谋几次派人来询问影片的创作初衷,沈洛均以“电影乃艺术创作,不宜过度解读”一语带过。军阀的压力虽在,但沈洛赢得了民众和文人圈的更大支持,为后续布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深夜时分,沈洛独自坐在书房,昏黄的烛光映照在他沉思的面庞上。他拿起一支毛笔,在手边的笔记本上写下几行字:
“棋局未完,胜负未定。今朝虽险,来日或可图之。”
写罢,他抬起头,目光投向窗外。外头风声鹤唳,隐约传来远处的钟声。上海滩这座城,已然成为无声的战场,而他,早已立于风暴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