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坚定地看向在座的每一个人:“我们不只是要抢票房,我们要建立一种文化认同,让我们的电影成为一种风潮,成为一种现象。”
沈洛的创新营销手段迅速在市场上掀起了一股旋风。他不再依赖传统的影院渠道,而是通过电台和报纸,在上海滩掀起了《追梦少年》这部青春电影的讨论热潮。故事的连载版在《申报》上刊登,每周更新一次,让观众对剧情充满期待,迫不及待地想在电影院看到电影的完整呈现。
与此同时,《人间悲喜》则通过与几位上海滩著名舞台剧演员合作,推出了电影预告片和剧场短片,在高端人群中引发了巨大的关注。这种跨界合作不仅让电影的知名度迅速提升,更为电影本身赋予了一种文化气息,吸引了更多的社会精英阶层。
短短几周内,沈洛的两部电影在市场上的声势迅速攀升,排片量节节攀升,影院纷纷追加场次。年轻人对《追梦少年》热情高涨,而中产阶级和社会名流则为《人间悲喜》争相捧场。沈洛的电影公司一时间成为上海滩最炙手可热的电影出品方,连顾家的影院也不得不调整排片,给他的电影留出更多的放映时间。
但正当一切看似顺利时,顾家也开始了他们的反击。
顾俊站在顾家大宅的窗前,望着窗外的花园,眼神阴郁。沈洛的崛起让他倍感压力,尤其是市场份额的变化,已经直接威胁到了顾家的垄断地位。顾俊深知,继续坐以待毙,只会让顾家陷入更大的困境。
“沈洛的小把戏确实让人刮目相看,”顾俊冷笑道,“但如果他以为凭这些花里胡哨的宣传手段就能抢走我们顾家的市场,那他未免也太天真了。”
顾俊转身走到父亲顾鸿的书房,神情严肃:“父亲,沈洛的电影攻势越来越猛烈,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顾鸿抬头看了看自己的儿子,沉稳地说道:“我已经在做安排了。市场竞争归市场竞争,但我们顾家的资源不仅仅是这些。既然沈洛想靠创新手段打开市场,那我们就从他的根基入手。”
顾俊不解:“父亲的意思是?”
顾鸿目光深邃,轻轻敲了敲桌面:“影院、宣传、发行渠道这些都可以再抢回来,但沈洛现在依赖的,是他的人脉和资源。只要我们在他背后的关系链上施加压力,他的所有计划就会失去根基。”
顾俊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冷笑:“看来,接下来要让他见识一下真正的市场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