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妙闻言,不由又看了眼那两套衣服,还别说,真的是比寻常的衣衫要精致许多,美丽许多。
然后心里忍不住就疑惑了,自家娘和大伯母似乎不怎么热络,就连那位二堂嫂每次见面也总是阴阳怪气的怪爹不借银子给她,娘一提到大伯家的女眷们就恶心的不行。一万五千两银子借出去反倒借出这许多的冷言恶语来,真的是气死人了!
可是这位大堂姐作为大伯母的女儿,竟然主动给自己这个堂妹做衣裳,这到底安得是什么心思?莫不是也想来借银子?
正在秦妙疑惑的时候,李蕴说话了:“妙妙姨,我娘今天是来感谢你的。”
秦妙不解:“谢我什么?”
李蕴回答:“当然是谢你送我一对玉镯啊。”
经她一提醒,秦妙顿时想起来了,去年除夕那天,自己看着李蕴这小丫头真诚可爱心地良善,很是喜欢她,就将手上的一对玉镯摘了下来送给她。
那样的玉器在秦妙的空间里面有很多,所以随手送出去以后也没在意。不想大堂姐居然因着那一对玉镯特地精心缝制了两套衣裙来感谢自己。
秦妙之前感觉大伯家的女眷们都是心胸狭窄的刻薄人,不想这位大堂姐居然是个例外,不仅没有像二堂嫂那样贪得无厌的来借银子,还因为得了那对玉镯如此真诚的上门感谢。
秦妙接了那两套衣裙,走进内室,试了一套,走出来让秦妙语看。
秦妙语仔细的看过来了之后让秦妙将衣服脱下来,拿出针线来将不怎么合身的地方略作改动。
秦妙语坐在一旁做针线,秦妙逗着李蕴说笑。
“我娘的针线很好的,每个月都能在针线活上赚不少的铜板……可是二舅妈总是嫌娘交的钱少,说我和我娘是吃白饭的……我外婆有时候会帮我娘骂我二舅妈,可是我外婆的心里最喜欢的还是凉表哥……”李蕴得了秦妙一对价值不菲的玉镯之后便将秦妙当成了美丽善良的知心人,一不留神就将心里面的委屈都说了出来。
秦妙语呵斥李蕴:“你这丫头怎么这样多嘴!大人的事情小孩子别瞎说。”
李蕴不服气:“我才没多嘴,我就是觉得妙妙姨比家里的那些人更像我们亲人,只有她才会对我笑,夸奖我,还送给我宝贝,不像二姨每次看到我都嫌弃我。”
秦妙语哭笑不得:“你这丫头,才见了你二姨几次?就知道她嫌弃你了?”
李蕴听罢还真就认真的掰起手指头来:“正月里见过一次,前几天也见过,她去了二舅舅的店里,对二舅舅说南边在打仗,军粮奇缺,让二舅舅赶紧收粮食……”
“什么打仗,现在是太平天下,蕴儿快别胡说了。”秦妙语显然将这话当成了童言戏语。
李蕴急了:“前几天下雨,我和凉表哥一起去给二舅舅送蓑衣,亲耳听到二姨说的皇上已经任命了大将军点了什么京郊大营的兵去南边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