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觉得不对劲

秦妙闻言,这才想起来,好快啊,快要过中秋了呢。前世的时候中秋都是怎么过的?如果有假期,也不过吃月饼,和朋友聚餐唱歌之类的消遣,没有假期的话,那就和平常一样过了。

秦妙这边想着前世的中秋一分神,秦少贤便被冯秋拉走了。冯秋中秋之后要跟着秦少贤一起去朱老先生家中念书,这会儿就像那入学前的小学生一样对于未来的读书生涯很是期待,一面期待着,一面又心怀激动。拉着秦少贤,一个劲的问:“少贤哥哥,读书会不会很辛苦……写字好不好玩?”

冯秋的问题实在是幼稚,不过秦少贤一一耐心的回答了。

冯三娘一面在厨房里面忙活,一面时不时的朝着冯秋的方向看上几眼。心里面说不清楚什么滋味,时光如梭,不知若干年后,秋儿是否真能榜上有名?

秦妙不会做饭,去了厨房也插不上手,又不想介入到自家大哥和冯秋之间关于念书的话题。搬了冯三娘平日做针线时坐着的小凳,在院子中的荫凉处坐了,发着呆,等开饭。

说是发呆,其实脑子里想着事情。

几乎是突然之间,秦妙就感觉有哪里不太对劲。若是朱老先生看在容公子的亲笔信的份上才收下的冯秋,那么为什么当初大哥带着冯秋拿着容公子的信登门拜访的时候却是连老先生的面都没见着就被打发了出来?

一前一后的态度,转变太大,不太可能是巧合吧?

而且,自家大哥怎样就被朱老先生看中了呢?虽然大哥的气质不错,可是天底下的读书人最重视的就是修身养性,圣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读书人要有所作为,第一要务就是要修身。

朱老先生这样的大儒,见过的有休养的读书人肯定不少,比大哥还要沉稳的人都见过,自家大哥怎地就被老先生看中了呢?而且在此之前老先生已经隐居多时。所谓隐居,便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生活不理俗务,没道理就因为看大哥比较顺眼,就破了隐居状态,收大哥做学生。

读书人,为什么要读书,其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考功名进官场。这学生去参加了科举进了官场,那做先生的就和官场有了纠葛,还怎样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