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冬儿说的委屈,就跟真的似的。
那些东西,她自然不会动用,早就抬进了地窖藏着了。
“啊?真是土匪来抢了?”
夏冬儿继续一脸的委屈,点点头,就差没掉下泪珠子来了!
老太婆气愤,大骂那些天杀的大嘴巴村民,都是她们说了夏冬儿家有一堆的聘礼,都是好东西,搞得就跟她们都见过了似的。
“既然不是最好,以后一个人自家要看好门户,这年头,唉,真是世风日下啊。”
老太婆没捞到什么好处,但总归也是好事,说明冬儿没给夏家丢人现眼。
时隔两天,正是到了收麦子的时候,家里人少,寻思了一番,不得已又找了短工,短工们将两家的地收割了五六天,晒了麦子又推磨,祛了壳后才将麦子都运回了家。
待夏冬儿家麦子都磨过运回了家,这时村里其他人家才开始收割,头年早种了几天,结果就是不一样。
夏李氏家倒是省了事,这自然又让旁人羡慕嫉妒恨了一番,这年头,有个好闺女,果然是比什么都好的。
麦子打完,就是要刨了地种苞米了,短工们就问:“冬儿,这种苞米也还要给你娘家种吗?”
“种啊,怎么不种?”
“呵,你娘真是好命,摊上了你这么好的闺女,要是我也有个好闺女就好了。”说这话的是邻村的人叫周老捻,年轻时给常给人家做灯捻,后来就被人喊做了老捻。
老捻家有一个儿子,从小娇生惯养的啥都不会干,后来还迷上了赌,家里良田房产都让赌光了,如今他没了老伴,唯一的儿子又不听话,唉,到这份上了,他还的出力干活养活儿子。
附近村子都知道夏冬儿家开春时找了短工的,就想着收麦子也离不了用人,没想到他来问,还真是需要用人的。
江帆知道他的情况,也就格外收留他做短工,好在他干活也是利落的。
“瞧老捻叔说的,有闺女的人家多了,可是也没见几个跟冬儿这样似的啊!”旁边的一个小伙子说道,说这话,他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夏冬儿。
这人夏冬儿不太喜欢,就回了一句:“好闺女多了去了。”
老捻说:“好闺女是多了去了,唉,我也就是没个闺女,要不现在也不会这么命苦。”
他说的挺是凄凉,夏冬儿于心不忍,就应了他以后有短工的活,都找他。
隔了两天,就开始刨地了,收过麦子后,地里是有很多麦子根儿的,麦子跟细小,倒是好刨,先刨一遍,再犁一遍,接下来就能种苞米了。
两家的地犁完又用三四天,待苞米都种了下去,村里其他人家也就是才开始刨地,大家纷纷都是羡慕,之前还等着看夏家的笑话呢,如今却是让人家看了笑话。
夏家,春生不会农活,枣儿又要带孩子,夏彤年纪小,真正能出力的也就只有冬儿她娘了,原本她也正发愁,如今倒是省心,伺候短工做饭什么的都是夏冬儿和木白莲做,她是什么都不用管的了。
村里人纷纷羡慕,这时就有人找上门来了。
“冬儿?”来人正是夏清红。
夏冬儿从屋里出来,见是她,立刻不高兴了起来,这人来,准又是打了什么鬼主意的。
干脆,什么都不听她说,她喊了一声大宝,就见大宝呼的一声从屋里跑了出来,呲牙咧嘴的对着夏清红就是一阵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