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确实是一架德国制造的he162“火蜥蜴”喷气式战斗机,按照德国飞机设计师的理论,这应该是一种“国民战斗机”,而所谓“国民战斗机”,是说这种战斗机应该结构简单,不仅正规的飞机制造厂可以批量制造,而且就连小型作坊也能手工打造,更为重要的是,驾驶这种简易喷气式战斗机不需要太好的驾驶技术,只要稍经培训,任何一个航空俱乐部的飞行员都可以安全驾驶这种“国民战斗机”。
明白了这种古怪的飞机设计思想,也就可以对“火蜥蜴”战斗机的基本性能有一个大致的推论:这种战斗机是一种造价低廉、结构简陋的飞机,不要指望它能够与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正面对抗。
实际上,德国飞机设计师的思路也并不指望“火蜥蜴”可以对抗敌方战斗机,他们只是希望用这种“国民战斗机”拦截敌方的战略轰炸机,采取打了就走的战术,绝对不与敌方护航战斗机进行缠斗,因为根本斗不过,“火蜥蜴”其实就是一种专门拦截轰炸机的截击机。
这不是赵启文与“火蜥蜴”第一次遭遇,实际上,在他的战绩清单里,就有六架he162“火蜥蜴”,对于这种简陋到极点的喷气式战斗机,赵启文已非常熟悉,他根本不担心对方会跑掉,恰恰相反,他现在考虑的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让前方数公里之外的这架“火蜥蜴”跑掉。
“闪电2号,闪电2号。不要追过去,让‘火蜥蜴’继续飞,让它领着我们去它的藏身处,它正在向西边飞,肯定是返航或者转场,我们只要远远跟着就行了。”
赵启文迅速向僚机飞行员下达了命令,按照他的分析,这架落单的“火蜥蜴”要么是执行完任务之后返航,要么是从别的野战机场转场,而从其航向来判断,它的目的地显然应该是德军或者土军的野战机场。
由于安纳托利亚乃至整个小亚细亚半岛的德军、土军机场都在中国空军的火力打击范围之内,因此,德军和土军目前都已对幸存下来的机场跑道进行了必要的伪装,并且在许多荒无人烟的地方修建了简易野战机场,这些机场现在就是中国空军的重点打击目标。
赵启文的用意很简单,就是让这架还不知道自己已被跟踪的“火蜥蜴”飞向敌军机场,而他则率领僚机尾随跟踪,查明敌军机场方位,如果其防空火力不猛,那么“闪电”将直接发起攻击,如果机场防空火力太猛,那么赵启文将通知后方基地,派遣大群战斗机和轰炸机对敌军机场进行猛烈轰炸。
“火蜥蜴”与所有的德国喷气式飞机一样,都有“腿短”的毛病,航程不远,机场应该就在前方不远处,而且,相比其它的德国战斗机,“火蜥蜴”还有一个致命的设计缺陷,那就是飞行员视野不佳,这主要是因为飞机的结构,这种“国民战斗机”的喷气式发动机不是安装在机身内部,而是安装在机身背部,就像是飞机背了个大罐子一样,也正是这个“大罐子”阻挡住了飞行员的后方视线,使飞行员根本无法观察飞机后方的视界,而这个设计缺陷显然方便了赵启文的跟踪计划,这两架“闪电”只要远远的跟在“火蜥蜴”的正后方稍稍高一些的航线上,就基本上可以躲避敌机飞行员的视线。
赵启文就这么在距离那架“火蜥蜴”几公里之外的航线上慢速飞行,同时与僚机飞行员仔细的观察附近的空域,德军机场附近通常都有警戒战斗机,那也是他们必须警惕的,未必那座机场只有“火蜥蜴”,赵启文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另一种德国制造的喷气式战斗机,ta183“乌鸦”式战斗机,那种战斗机在布局和结构上与“闪电”差不多,所以性能比较接近,是“闪电”较有力的对手,只是那种战斗机数量很少,到目前为止,赵启文只在高加索战区碰到过两架“乌鸦”,但是并不能因此而认为安纳托利亚战区就一定没有德国“乌鸦”,毕竟,随着战局的急转直下,纳粹德国已经完全改变了以前军援盟友时的吝啬态度,现在,根据可靠情报,土耳其空军已经得到了一批德国最先进的作战飞机,不能排除其中有“乌鸦”的可能,而且,安纳托利亚战区也驻有德国空军部队,他们装备“乌鸦”几乎是可以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