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今天的聚会时间很长,元首兴致一定很高吧。”
司机好奇的询问,也难怪他有此疑问,从他的经验来看,q先生以前参加元首的私人聚会,通常不会超过两个小时,而今天,q先生却在元首的身边呆了差不多一整天,确实让人惊讶,毕竟,q先生不是纳粹党的核心成员,他只是一名纳粹运动的“同情分子”,与元首私交再好,也不可能耽误元首的工作,现在,元首可是很忙的,不仅要应付英美盟军的挑战,还必须应付来自亚洲的压力。
“是的,今天元首兴致很高,他与我说了很多话,我们回首着往事,元首今天的谈话兴趣很浓,让人诧异。”
q先生点了点头,淡淡的说了几句,这其实只是敷衍而已,真实情况远比他告诉这个司机的要复杂得多,实际上,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今天不是谈话兴致很高,而是心情很差,通常,在他心情很差的时候他总是会跟人罗嗦个不停,而且话题总是扯来扯去,今天,他找q先生说话,就是为了排遣心中的积郁,就像当年他组织纳粹党参加德国大选失败时一样,向身边的人唠叨个没完没了,而且在将话说完之前绝不睡觉。
其实希特勒心情差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昨天晚上从日本政府传来了一个正式的回复,日本政府告诉德国外交部,在结束与美国的战争之前,日本绝对不会向中国或者亚盟的某个成员国宣战,也就是说,日本政府打算不承担日德互相支援的军事义务了,日本与德国之间的同盟条约名存实亡了。
“卑鄙无耻的日本人”,这是希特勒当着q先生的面对日本政府的这个决定所做出的评价,也是唯一的评价,除此之外,在今天的聚会中,希特勒再也没有正面评论过日本政府的“不宣战”立场,他只是在跟q先生和一帮纳粹党元老不停的唠叨当年纳粹党还没有进入德国国会和政府时的困难局面,从财政的拮据到人员的涣散,从敌对势力的攻击到内部的背叛,他几乎是一个人将德国纳粹党从组织到发展再到崛起和掌权的整个过程复述了一遍,口才是没得说,但是听众们却都能够听出他内心的那种失落感,而q先生更是听出了希特勒内心的那种惶恐,那种不能也不敢向别人述说的惶恐与不安。
在q先生看来,希特勒心情不好的直接原因确实是日本政府“不宣战”的立场,但是这并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亚盟在伊朗战争问题上的行动。
在策动土耳其进攻伊朗之前,希特勒的如意算盘是亚盟外强中干、不敢正面应战,但是事实证明,他的这个如意算盘只是妄想,从战争爆发一开始,亚盟就采取了强硬立场,果断的介入了这场战争,当时,希特勒曾以为这只是亚盟的虚张声势,他仍旧下令德**队按照进攻计划展开,直到占领伊朗全境,从而控制这个中东油库,然后再与亚盟讨价还价,名正言顺的将德国的脚踏进中东地区,为德意志第三帝国未来的工业发展控制能源产地,并打击亚盟的自信与团结,为分化瓦解以中国为首的亚洲联合体打基础。
但是事实证明,希特勒低估了中国维护亚洲团结的决心,这个决心是以武力为后盾的,所以,当德**队大举入侵伊朗之后,亚盟安全理事会立刻就举行了全体会议,跳过伊朗政府宣布直接介入战争,同时向德国宣战。
这是亚盟对德国的集体宣战,几乎在一天之内,德国驻亚洲各国使馆都收到了参战国的宣战书,而之后,才是断绝外交关系的照会,这是人类外交史上的一次空前事件,在此之前,还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在一天之内收到如此之多的断交照会和宣战书,纳粹德国算是头一个吃螃蟹的国家。
希特勒曾经把希望寄托在轴心国集团的“团结”上,他希望在中德战争爆发之后,日本也加入战争,站在德国一边与中国交战,但是残酷的事实再次证明,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什么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国家利益,日本政府出于对日本国家利益的考虑,决定拒绝加入对中国的战争,这直接给了希特勒一瓢凉水,让他吃了一惊,但是这瓢凉水还不足以让他冷静下来,真正使他冷静下来的是一根大棒,这根大棒就握在中国手里。
冷静下来之后,就是心理上的极度失落和惶恐,希特勒真正担心的不是轴心国各成员国的貌合神离,他真正担心的是中国的军事力量。
如果要问,现在的国际局势下,还有什么国家可以使纳粹德国的“欧洲帝国”之梦破灭的话,那么答案或许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